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许云白先生文集

许云白先生文集

四卷。宋许谦(1199-1266)撰。谦,字益之,自号白云山人。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谦初从金履祥游,讲明朱子之学,不甚留意于词藻。然其诗理趣之中颇含兴象,五言古体尤谐雅言……文亦醇古,元宋人语录之气,犹讲学家谦擅文章者也。”此集又名《白云集》共四卷。诗一卷,文三卷。有明成化二年(1466)张瑄、陈相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续编》本,《金华丛书》本等。《率祖堂丛书》本题名《白云先生许文懿公诗集》。谦另撰有《读书丛说》、《读四书丛说》等。

猜你喜欢

  • 示儿编

    也称《履斋示儿编》。二十三卷。南宋孙奕(生卒年不详)撰。孙奕字季昭,号履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平事迹不详。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当为庆元丁巳,1197年)三月,侍宴春华楼,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

  • 大乘义章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义章》原有五聚,二百四十九科,分为十四卷,现存本只有四聚,二百二十门,分为二十卷。本书主要内容是:一、教聚,二、义法聚,三、染法聚

  • 安雅堂文集

    九卷。清宋琬(1614-1673)撰。(生平详见《永平府志》(辞目))。宋琬诗入杜韩之室,作品都是感世伤时之作。王士祯把他与施闰章相提并论,称谓“南施北宋”。此集共九卷。初刻于康熙五年(1666),收

  • 明诏制

    八卷。明霍韬编。霍韬字渭先,始号兀厓,南海人,正德进士。世宗即位后,除职方主事。大礼仪起后,霍韬测知帝意,对毛澄等人大加批驳,因此累官礼部尚书。霍韬学博才高,先后多所建白,亦颇涉国家大计,著有《诗经解

  • 中庸臆说

    一卷。清常茂仁撰。茂仁字炳南,河南密县(今河南密县)人。著有《书经臆说·大诰篇》、《诗经臆说·父王篇》。其说《中庸》,以孝字为宗旨,其大意谓中庸宗旨,只是一孝,吃紧在先有其终,此孔孟待阐之旨,程朱未窥

  • 六安州志

    ①三卷。明喻南岳修,邵德久等纂。喻南岳,新建人,继知州邵德久后来任六安州知州。邵德久,浙江馀姚人,嘉靖二十九年来任六安州知州。邵德久来守是州,病六安旧无专志,因创议纂辑,于是开馆置局,推儒学学正王亮采

  • 狂狷裁中

    十卷,明杨时伟撰。作者生卒年及生平不详,著有《正韵笺》、《春秋编年提要》、《诸葛忠武书》等。《狂狷裁中》上起战国,下迄金元,选取忠臣孝子志士仁人之事予以论评。书前作者自序道:“凭虚不如履实,异撰不如庸

  • 袁崇焕计斩毛文龙始末

    见《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

  • 皇清开国方略

    三十二卷。清阿桂(1717-1791)等奉敕撰。阿桂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举人,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乾隆三十八年(1773)与梁国治、和坤等奉敕为表彰清太祖功德撰此书,于

  • 春秋比事参义

    ① 一卷。清潘相(详见《周易尊翼》)撰。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方苞曾撰《春秋比事》,起于王室伐救,终于阙文,共八十五目,事同而书法互异之处加以条例。潘相受北宋学者张载启发,认为《孟子》多与《春秋》相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