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经小学录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精于校雠,卢文弨称其“天下校书第一”。治学根据经传,剖析精微,曾依臧琳《经义杂记》的体例,撰成《拜经日记》,这是诠释古书疑义、校勘误字音读的札记。他的著述颇富,辑著还有《孝经考异》、《臧氏文献考》、《子夏易传》、《诗考异》、《韩诗遗说》、《毛诗马王微》、《说文旧音考》、《尔雅古注》、《拜经堂文集》等。是编盖就段玉裁所著《诗经小学》删烦纂要而成。篇首有臧氏自序,谓《诗经小学》,全书数十篇,亦段君所授读,镛堂善之。为删烦纂要,“国风”、“小、大雅”、“颂”,各录成一卷,以自省览。后段君来见之,喜曰:“精华尽在此矣!”当即以此付梓。又云段君所著《尚书撰要》、《诗经小学》、《仪礼汉书考》,皆不自付梓,有代为开雕者,又不果。而此编出镛手录,卷帙无多。复念十年知己之德,遂典裘以畀剞劂氏。是以足见昔贤治学之虚心,与交友之风义矣。其书凡四卷,风、小雅、大雅、颂各为一卷,校之经韵楼所刊段氏《诗经小学》,大体无殊,故疑段氏原书,即臧氏自序所谓数十篇者,实未尝刊行,经韵楼所刊,盖即臧氏手录之本。其书以六书假借之谊,明诗传训诂之旨,颇称精审。其于音韵,多用十七部之说。是书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本。

猜你喜欢

  • 诗经小学录

    四卷。清臧庸(1676-1811)撰。臧庸本名镛堂,字在东,更字西成,号拜经。江苏武进县人。臧琳的玄孙。清代经学家。师事卢文弨,并从钱大昕、段玉裁等讨论学术。曾助阮元编辑《经传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勘

  • 乐郊私语

    一卷。元姚桐寿撰。生卒年不详。姚桐寿字乐年,睦州(今属浙江)人。顺帝后至元中,曾为余干教授。解官归里,自号桐江钓叟。至正中,流寓海盐,时江南战乱,独海盐未遭兵火。作者避居此地,而作此书,因题为《乐郊私

  • 读书偶识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

  • 续修临晋县志

    二卷。清艾绍濂、吴曾荣修,姚东济纂。艾绍濂字镜漪,山东济阳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副榜。光绪四年(1878)由洪洞调任临晋县知县。按临志传世之旧本,编辑最为精备者,为康熙二十五年(1686)邑令

  • 唐词纪

    十六卷。明董逢元撰。董逢元字善长,江苏常州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共十六卷,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虽以唐词为名,而五代十国之作占十分之七。因时代既近,末派相沿,往往皆唐之旧人,无法截然分断。本书

  • 硖川诗钞

    二十卷。词钞一卷。清曹宗载辑。曹宗载字桐石,浙江会稽(今绍兴)人。生卒年失考。曾以乡贡进士举孝廉方正,累征不就。著有《东山楼诗集》。硖川于海昌(今浙江海宁),地处一隅。在昔,吴芑君曾有《硖川诗略》之选

  • 周易系辞精义

    二卷。旧本题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条)撰。当初,程颐作《易传》,没有涉及《系辞》,该书集诸家之说以补其缺。但取舍并不精审。陈振孙《书录解题》引《馆阁书目》,认为该书是伪托吕祖谦之名,而实非吕氏所作。

  • 香草校诗

    八卷。清于鬯撰。于鬯有《校周易》已著录。是编从胡承珙《毛诗后笺》之说认为诗序可分为作诗与序诗两类。作诗即专就一事一物比兴成文,所要表述的意志情趣尽在篇句之中。序诗则撮举众诗美刺之意,一诗所歌咏者往往又

  • 可如

    六卷。明董德镛(生卒年不详)撰。董德镛,字孔昭,鄞县(今浙江省鄞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内容取禽、兽、鱼、虫之事,合于忠、孝、节、义者,分类摘录,共六卷,六十三门,每门又各为标目,其首皆冠以“可如

  • 春秋命历序

    不分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辑。该书是《春秋纬》之一,不见于诸史《经籍志》、《艺文志》及其他诸家著录,亡佚已久。但唐代《文选注》、《初学记》、《艺文类聚》以及宋代《太平御览》、《路史》诸书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