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通检

说文通检

十四卷。清黎永椿(其生平未详)撰。永椿番禺(今属广东)人。此书成于同治十二年(1873),把《说文》篆书改写为真书,按真书的画数次第编录。卷首检部目,卷末检疑字,卷一讫卷十四检本部之字。仿《字典》检字之例,其字皆依《字典》画数次第,每字注明本部第几字。凡疑难之字,不得其部,列于卷末。每部注明某部第几字。凡古文、籀文、或体皆注明某字重文,既以重文画数检之,再以其正体画数检之即得。如重文偏旁与正体不同者,则入卷末。凡大徐新附字,仍入本部,注明“新附”,检《说文》本部末即得。凡二徐所云“今俗别作某字者”,多为《说文》所无,皆入卷末。是书用以检阅《说文》最为方便,有宏达堂刊本。

猜你喜欢

  • 偏旁溯原

    二卷。清吴锦章(生卒年不详)撰。锦章兴山(今属湖北)人,尝宦于湖南。是书专论隶书之变,谓今之楷古之隶也。体从篆变,而改易增减,以求美观。故偏旁多失六书之义,如“火”字在下改为四点,而“鳥”、“焉”、“

  • 周易述补

    ①四卷。清江藩撰。藩字国屏,又郑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学《易》于惠栋。惠栋撰《周易述》二十卷未竟而卒,尚缺自鼎至未济十五卦及序卦杂卦二传。作者依惠栋原书体例,增补完成之。凌延堪为之作序。今存《续清

  • 五总志

    一卷。北宋末南宋初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生平事迹不详。唯《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绍兴十三年(1143)七月,吴炯为枢密院编修官,八月,改任浙西提举。其余仕履不可考。此书卷首有吴炯自序,题建炎庚戎(

  • 春秋列女图考

    一卷。清王廷钊撰。廷钊字镜航,济宁(今山东济宁)人,著有《晋八王易知略》、《汉元后本纪补》等书。清人陈厚耀曾著《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对春秋列国兴废、姓名谱系考证綦详。王廷钊认为《春秋》褒贬,如

  • 律诗定体

    一卷。清代王士祯(1634-1711)撰。生平详见《带经堂集》辞目。王士祯论诗虽主神韵,但也很重视音节与格律。《律诗定体》选录五、七言律诗各四首,字旁标平仄符号,概括地说明唐人律格。王士祯解释说:五律

  • 名臣像图

    一卷。明吴守大(生平不详)撰。吴守大,字有君,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生平事迹不详。《名臣像图》成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故吴守大当是正德前后人。该书收明名臣自徐达到杨继宗共49人,每人绘一像图

  • 宋韩蕲王碑释文

    一卷。清顾沅撰。顾沅,字湘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南宋名将韩世忠死后封为蕲王,韩蕲王碑在江苏吴县灵岩山麓,立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碑文约一万三千九百字,礼部尚书赵雄撰文,尚书侍郎周必大书写。

  • 经义丛钞

    三十卷。清严杰编。严杰,浙江钱塘人。阮元在粤督任,立学海堂课士,其刊《皇清经解》,即由严杰编次。此书首列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非其完书,故王先谦复刻入《经解续编》中。其他如《诂经精舍文集》、《学海堂文

  •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没有此书。马端临《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因而怀疑此篇是后世术士附益之书。考此篇首简“文王比隆兴始霸”等等,孔颖达《诗疏》引之,作《是类谋》疏。又引

  • 黄帝八十一难经

    见《难经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