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道德真经全解

道德真经全解

二卷。原题亳社时雍逍遥解。时雍,号逍遥,其余不详。据时雍于金正隆四年(1159)所作《道德真经全解序》中所称:“故人郤去华自真定复归于亳,出《道德全解》示仆,莫知名氏”因而知其书原非时雍所作。时雍认为以前研究《老子》的注疏,分章逐句释解经文,非自得之学,多为臆说,而且前后不能贯通一致;对于道德真谛,暗而不明,郁而不发,令读者不知所向,不知所云。《道德真经全解》一书以自然为宗,杂道教方术;所作疏义,明白晓畅。如其解“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三句,认为玄有赤有黑,乾为赤,坤为黑,同隐于内皇,是皇天皇地之意。天地之道,如同总气于上元,所以“玄之又玄”。认为玄之又玄是谓大梵天中之天,下镇人身、泥丸、绛官,中理五气,混合百神,众妙由此以出入,所以称为“众妙之门”。此番释义,上下贯通,环环相扣,非常精彩。而其谓玄“有赤有黑”,与章安“玄之为色,赤且黑”之意相近。时雍对《道德真经全解》赞誉很高,认为读罢此书,使心目洞开,以往难点疑点都涣然冰释。时雍的评语,虽有些虚夸,但此书的确是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古籍之一。现存明《道藏》本。

猜你喜欢

  • 经言拾遗

    十四卷。清徐文靖(生平事迹见《禹贡会笺》条)撰。此书成帙时,徐氏年已九十。卷一、二为释卦爻,卷三、四释彖传,卷五六释象传,卷七、八释系辞,卷九释文言,卷十释说卦传,卷十一释序卦传,卷十二释杂卦,卷十三

  • 孔子世家后编

    一卷。清张承燮撰。承燮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以《史记》为主,参以《孔子家语》、《孔丛子》、《世本》诸书,分年编次则参酌胡仔《孔子编年》、江永《孔子年谱》,于《史记》及诸家异说,颇有订正。此书有

  • 五经说

    七卷。元熊朋来(生卒年不详)撰。朋来字舆可,学者称天慵先生,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仕元为福清县判官。除此书外,尚有《小学标注》、《天慵文集》等。此书亦称《熊先生经说》,包括《易

  • 五经释要

    十八卷。崔适撰。崔适(1852-1924)字怀瑾,又字觯甫,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初受业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专讲今文经学。曾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崔适治经学本宗郑学,不分今古。后在俞樾家见康有为《新

  • 郑志疏证

    八卷。清皮锡瑞(见《六艺论疏证》)撰。《郑志》清代有库本、孔广林辑本、袁钧辑本。孔本库本在前,袁钧本后出。袁本依经分类编排附《杂问》,凡八篇。后附《郑记》一篇,《答临硕难礼》一篇。锡瑞此《疏证》之作,

  • 孔注论语

    一卷。汉孔安国注,清龙璋辑。孔注论语,《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未著录。只有《家语》载汉孔安国撰《古论语训》二十一篇。后世刘台拱、陈鳣、臧镛堂都疑此书为伪作。至沈涛编纂《辨伪》一书,列举五证

  • 困学录集粹

    八卷。清代张伯行见《道统录》撰。此书摹仿《读书录》、《居业录》二书体例,前六卷是作者各个时期在性理学说上的心得、笔记,第一、二卷题名为“河干公余”,第三、四、五卷题名为“闽署公余”,第七卷以下则是作者

  • 欧陂渔话

    六卷。也称《欧陂余话》。清叶廷琯撰。叶廷琯生平事迹见《吹网录》。此书主要杂考典籍,间及遗闻轶事。所考所述,皆有根据。如文衡山名璧,证以其兄名奎,及征明之字,俱与壁宿义近,当作壁,不作璧。又辨汤文正致徐

  • 桑蚕提要

    二卷。附桑蚕说一卷。清方大湜(?-1886)撰。方大湜,巴陵(今湖南岳阳市)人。做过地方官,有政绩。《桑蚕提要》二卷,卷一为桑政,共二十二条,九十六则。附录六条,十二则。卷二为桑事,共四十条,一百六十

  • 四书凝道录

    十九卷。清刘绍攽撰。卷首有绍攽自序,略谓朱子四书集注,析理之粹,补备之精,释诂之确,考据之博,干圣心源,粲然复明,且不遗于方名度数之细。其书就朱子集注,节解支分,其义有未显者,为之证明,解有未备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