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邹县志

邹县志

①三卷。清朱承命纂修。朱承命字雪沽,天津人,进士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邹县知县。朱承命到任后,整理庶政之余,因检查旧志欲为重修。考邹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年知县戴光,再修于万历八年(1580)许守恩,三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王一桢,四修于万历三十九(1611)年胡继先,五修于崇祯四年(1631)黄应祥,此志为六修。上距黄应祥志已四十余年,中经鼎革,政治风俗,均与昔异。适清朝廷以诏修天下一统志,令全国郡邑,重新修辑地志,以备采择。朱承命乃集邑中绅儒,设局征文,采访考订,力求近成,以旧志为范本,续以近事,纲目门类,亦多更动,遂成新志。《邹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三卷,分土地部、人民部、政事部三大纲,为:卷一土地部:疆域志、古迹志、物产志,卷二人民部:丁口志、风俗志、选举志、圣贤志、后贤志、节行志、灾乱志,卷三政事部:国君志、名宦志、赋役志、驿递志、防御志、建置志。此志体例,尚沿古昔,较为简略。编次取材,混乱杂冗。②三卷。清娄一均纂修,娄一均字秉轩,浙江会稽人,出身贡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任邹县知县。娄一均宰邹县时,正逢兖州郡守金一凤命所属县增辑邑志,即集邑中绅儒,取旧志为据,搜罗补缀,视昔为详,遂成新志。《邹县志》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此志体例较完备,资料翔实,略古详今。其一大特点是有继有创,网罗旧文,折衷前史,详稽根源,详土地沿革,核人物初终,综观全书,列目挈纲,简中有详,整而洁,将数百年官政人文一一再现。此志尚有光绪十八年(1892)重印本。

猜你喜欢

  • 孔氏说经五稿五种

    三十六卷;附《经说未竟稿》 一卷。清孔广林撰。孔广林,生卒年不详,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孔继汾之子,孔广森之兄。廪贡生,官至刑部主事。此书为研究《周礼》、《仪礼》和《礼记》之书。

  • 今乐府

    二卷。明吴炎(1623-1663)、潘柽章(1626-1663)撰。吴炎,字赤溟,又号如晦;柽章,字力田,皆为江苏吴江人。吴炎在明灭亡后不忘故国,不仕于清,专治史学;柽章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该

  • 汪氏兵学三书

    三卷。清汪宗沂辑。汪宗沂字仲伊,号弢庐处士,歙县(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光绪间举进士,官山西知县,加五品卿衔。汪氏精通礼经,洞悉乐吕。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学统》、《尚书今古文辑佚》、《管乐元音谱

  • 金石遗文录

    十卷。清陈奕禧撰。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海宁(今属浙江省)人。由贡生官至南安府(今属江西省)知府。陈奕禧长于书法。他就其所得金石,采录其文,编辑成书。王士祯称陈奕禧收藏秦汉唐宋

  • 温故录

    一卷。此书题满洲长庚,盖即纂辑之人。其人生卒、籍贯、事迹均不详。书无序例,先立题目,然后引群经释题,再引众说来释经。题目有“五教”、“三物八刑中和“教学之法”、“考校之法”、“乡官书考之法”、“宾兴”

  • 易鼎三然

    无数卷。明朱天麟撰。天麟字震青,一字游初。江苏吴江人。寄籍昆山,崇祯元年(1628)进士。由兵部主事改授编修。南明时桂王朱由榔,以天麟为大学士,卒于广西。此书成于崇祯三年(1630),把读《易》比喻为

  • 历代史论二编

    十卷,明张溥(1602-1641)撰。张溥太仓(今属江苏)人,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嗜学成癖,所读书必手抄七遍,名读书处为“七录斋”。崇祯(1628-1644)时举进士,官授庶吉士。崇祯初,又集

  • 学蔀通辨

    十二卷。明陈建(1497-1567)撰。陈建字廷肇,号清澜,东莞(今属广东)人。自幼纯心笃学。嘉靖七年(1528),中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中会试副榜,授侯官县教谕。后任江西临江府学教授。四十

  • 古乐苑

    五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撰。梅鼎祚生平详见《皇霸文纪》辞目。本集因郭茂倩《乐府诗集》而增辑之。郭本止于唐末,此本止于南北朝,用左克明古乐例。其所补者,如琴曲歌词庞德公之于忽操、见《宋文

  • 艳云亭传奇

    二卷。清朱佐朝撰。佐朝字良卿,吴县(今属江苏)人。生卒年不详。与李玉、朱素臣、毕魏、叶时章等人友善。作有传奇三十多种,今存《渔家乐》、《朝阳凤》、《夺秋魁》、《艳云亭》、《乾坤啸》等十三种,以《渔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