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敷文书说

郑敷文书说

一卷。宋郑伯熊撰,伯熊字景望,生卒年不详,两浙路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经学家、文学家。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官宗正少卿,以直龙图阁知宁国府,卒谥文肃。考伯熊官秩,不曾直敷文阁,或疑伯熊卒后复赠敷文阁待制之职,故是书题为《郑敷文书说》。伯熊德行夙著,精通经学。当时程氏理学已经衰微,伯熊挺身而出,以复兴理学为己任,由是启永嘉学者,多宗郑氏。著述除《郑敷文书说》之外,还有《景望集》,乾隆时已不传。《郑敷文书说》又称《郑敷文景望书说》、《敷文郑氏书说》。该书凡26条,(《提要》作29条,有误),每条各标题目,以综论《尚书》义理为主,间或纠正前儒旧说。如释《皋陶谟》“三就三居”,则驳郑玄、王肃及伪孔《传》之说,释《胤征》“俶扰天纪”则驳正苏轼《书传》之说。至若谓《泰誓》经文“惟十有三年春”当依序文作“十一年”谓武王伐纣之时已不用商正,考据亦有新义。该书有《函海》本、《经苑》本、《艺海珠尘》本。

猜你喜欢

  • 禹贡要注

    一卷。原本题明郑澹泉先生编注,海宁祝逢源校。澹泉为明郑晓的别号,郑晓字窒甫,浙江海盐人,嘉靖二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于隆庆初年赠太子少保,谥端简。主要著作有《尚书考》、《禹贡说》、《禹贡图说》等

  • 韦苏州集

    十卷。唐韦应物(737-792)撰。韦应物,人称韦苏州,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诗人,官至左司郎中。为官刚直为政,做地方官颇有政绩。为洛阳丞时,在两军骑士倚中贵人之势,骄横害民,韦应物绳之以法,以致

  • 唐韵佚文

    一卷,唐孙愐撰,近人王国维辑。此书成于戊午(1918年),原题姬觉弥辑,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姬氏主大学事,故署姬氏之名也。书刊于戊辰(1928年),距书成已十二年矣。此编所载佚文,辑自《慧

  • 别本袁海叟诗集

    四卷。明袁凯撰。袁凯,字景文,自号海叟,华亭(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以布衣召任御史,后托疾辞官,洪武二十九年,起任华亭县学训导。著有《海叟集》。是集为明正统元年(1506)陆

  • 济南先生师友谈记

    见《师友谈记》。

  • 易确

    二十卷。清许桂林撰。桂林字同叔,一字月南,辽宁海城人,嘉庆举人,专于易学。此书历数年编成,卷首有自序,叙述成书之原委;卷一至卷六为总论、易图、易理、易数、易用、易表六篇,卷七至卷十八为易说,均依本经为

  • 尚书解诗经

    一卷。清范士增撰。是卷以《尚书》成句解《诗经》。如以“弗慎厥德虽悔可追”解“氓之蚩蚩”全旨,以“时谓淫风”解《采唐》全旨及《溱洧》全旨,以“君子在野,小人在位”解《伐檀》全旨,以“乃心罔不在王室”解《

  • 八卦余生

    十八卷。明邓梦文撰。梦文字志文,安成(今江西安福)人。该书前有永乐二十二年(1424)自序,《序》言:“著是书时梦神授以《八卦余生》之名,觉而不识其所谓。但既有所受之,则不敢不以是名之。”其说甚怪。该

  • 使规

    一卷。明张洪(生卒年不详)撰。张洪,字宗海,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永乐四年(1406年)张洪以行人司行人奉使往谕缅甸,并著有《南夷书》,此书也是归时所作,采古人奉使事迹,勒为一编。共一卷,分为十

  • 残本唐语林

    二卷。未题撰人,从《永乐大典》所载中考证,此其为王谠之《唐语林》残本。《唐语林》一书,自明以来,原书以佚。仅清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二卷,前有自序,称所得非善本。而此书晁公武《郡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