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志略
不分卷,清侯世忠纂修。侯世忠,山西夏县人,举人,官郧县知县。郧县,旧志今无可考。康熙初,县令张杞檄征县志,仅得钞本,乃取康熙八年(1669)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增补附入,至二十二年(1683)侯世忠续纂成志略。《郧县志略》康熙二十二年抄本,不分卷。此书不及五十页,虽名略,仍不合于详明之旨,但此篇存帙,是征康熙以前故实。(注:首有总目二十六卷,实存不满五十页,未分卷。)
不分卷,清侯世忠纂修。侯世忠,山西夏县人,举人,官郧县知县。郧县,旧志今无可考。康熙初,县令张杞檄征县志,仅得钞本,乃取康熙八年(1669)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增补附入,至二十二年(1683)侯世忠续纂成志略。《郧县志略》康熙二十二年抄本,不分卷。此书不及五十页,虽名略,仍不合于详明之旨,但此篇存帙,是征康熙以前故实。(注:首有总目二十六卷,实存不满五十页,未分卷。)
一卷。清李慈铭撰。李慈铭,有《魏书札记》,已著录。是书篇幅不长,所校多在高祖、炀帝两人本纪和礼仪、天文、地理三志,余则寥寥无几,又有空泛不确之处。但炀帝本纪中多条考证均颇为详确,可为参用。《越缦堂读史
见《丹溪纂要》。
二十卷。明杨起元(详见《证学编》条)编。杨起元删纂道、释二家之书,汇而成帙,共二十卷。其中道家有《阴符经》、《道德经》、《南华经》、《太元经》、《文始经》、《洞古经》、《大通经》、《定观经》、《玉枢经
十卷。元洪希文(1282-1366)撰。附录一卷,乃其父岩虎诗。岩虎字德章,号吾圃。甫田人。希文字汝质,号去华。岩虎诗集名《轩渠集》,因而希文集以续名。《轩渠集》亡佚,故摭其遗诗附于卷末。其七世族孙绍
三十卷。明梅之撰。之字惠连,麻城(今湖北麻城)人。该书专为科举制艺而作,从《春秋》经传中归纳出一些题目,每题必载一破题,详列作文方法。供士子揣摹。以胡安国《春秋传》之说为主,名为发挥经义,实则割裂传文
四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事详《仲氏易》。此书为考证《大学》各种改定本而撰,行文先列《大学》正文,附以各家解释,详述诸家《大学》改本之异同,又对各改本的渊源加以考辨。卷一为注疏本,乃真古本;卷二为汉熹平
六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其善文,文笔清俊顺畅。诗非其所长。玉峰,是昆山的别名,即今昆仑山。本书收自西晋迄明代历代名家题咏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
一卷。明葛一龙(1566-1640?)撰。一龙,字震甫,江苏吴县人。官云南布政司理间,于崇祯庚辰(1640年)卒于家。一龙以诗闻名吴中,曾著有《尺木斋诗选》、《新诗索解》、《滇茶百韵》、《鹧鸪集》诸书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掌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承袭乾嘉汉学余风,广治经史,极有成就。更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