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重修兴化县志

重修兴化县志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赵彦俞,江苏丹徒县人。廪贡生,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训导。梁园棣莅任兴化,正值邑人薛联元、薛树声父子著其志稿,大纲虽立,而条目犹阙,遂邀绅士辈在此基础上修成此志。其纪事主要自康熙二十三年至咸丰元年。此志亦遵《江南通志》体例,以十志为总纲。卷前有咸丰元年梁序、旧序、凡例、志目;卷一志舆地,其目八,为图说、沿革、疆域、风俗、城池、公署、古迹、祠祀;卷二志河渠,其目三,为境内河道、上游形势、泄水去路;卷三志食货,其目六,为田赋、户口、征辟、蠲赈、仓储、物产;卷四志学校,其目二,为学宫、书院;卷五志武备,其目一,为军制;卷六志秩官,其目十,为知县、县丞、主簿、典吏、教谕、训导、巡检、仓大使、武秩、宦绩;卷七志选举,其目九,为进士、举人、贡生、辟荐、封荫、旌叙、例仕、武进士、武举人;卷八志人物,其目十四,为列传、忠烈、教友、仕绩、儒林、文苑、武功、戚畹、封荫、卓行、尚义、隐逸、流寓、列女;卷九志艺文,其目五,为碑目、书目、古文、赋、诗;卷十志杂类,其目三,为方伎、仙释、外纪。此志河渠志一门目中,详载了境内黄河、洪泽湖、运河及沿途坝、闸、堤的情况,在全书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不足之处,在文、诗二目中多载外籍名人之作,而舆图中亦多有讹误。有清咸丰二年(1852)刻本。

猜你喜欢

  • 为臣不易编

    不分卷。明黄廷鹄撰。廷鹄,明末人,生卒爵里事迹均不详。该书主要记述历代名臣事迹,录自皋陶至文天祥,共百人。每人各为作传,并系以序赞。书前有周延儒序。

  • 汉诗音注

    五卷。《汉诗评》五卷。清李因笃(1631-?)撰。李因笃字子德,又字天生,富平(今属陕西)人。明诸生。见天下大乱,走塞上访求奇士,与之报国,无应者。归而闭户读书,博闻强记。于经学方面造诣颇深。康熙间荐

  • 洞阳诗集

    二十卷。明顾可久,(生卒年不详)撰。顾可久字与新,江苏无锡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顾可久好学工书。本编曰《洞阳诗集》,而子目则曰《在涧集》。考《千顷堂书目》,可久有《在署草》

  •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六卷。补录 一卷。清黄丕烈撰。黄丕烈(1762-1825),字绍武,号荛圃,晚号复翁。他曾购置宋本百余种,故将藏书楼命名为“百宋一廛”,自号“佞宋主人”,又号求古居士,“士礼居”为其室号,江苏长洲(今

  • 静庵集

    十二卷。清郑日奎(约1674前后在世)撰。郑日奎,字次公,贵溪(今江西贵溪)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十六年(1669)进士,授庶吉士,散馆,后授礼部主事。康熙十一年(1672)与王士祯同典四川乡试。著有

  • 列子辨

    二卷。清复堂撰。此书原无撰者名氏,据此书前载有康熙壬寅(1722)年作者自序,署其号为复堂,而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宋人注解《列子》者,有江遹作《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已著录。又有林希逸作《冲虚至

  • 国朝学案小识

    十五卷。清唐鉴(1778-1861)撰。鉴字镜海,善化(今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谥确慎。鉴潜研性道,笃信程朱之学。该书以陆清献、张杨园、陆桴亭、张清恪为正宗,汤文正

  • 范身集略

    八卷。清秦坊(详见《范家集略》)编。《范身集略》是秦坊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编辑范身之义。其大概内容分为八部。即成部、应部、容部、贞部、慎部、坦部、辨部、诫部。每一部为一卷,各有子目,共二十六目。书中

  • 知非斋易注

    三卷。清陈懋侯撰。作者著《周易明报》后,考虑到书中经注过简,人或不解其意。又恐读者误认为“明报”为佛家因果之说,故再著此书加以详细说明。其体例一仍《周易明报》,于各卦爻之下仍逐句注“得”、“失”字,但

  • 黔书

    二卷,清田雯纂修,田雯(1635-1704),字子纶,一字纶雯,号猗亭,晚号蒙斋,山东德州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授中书舍人。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光禄少卿、贵州巡抚、江苏巡抚、户部侍郎等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