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匮心典

金匮心典

三卷。清尤怡(详见《伤寒贯珠集》)撰。又称《金匮要略心典》,为尤氏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编撰而成。专门注释《金匮要略》。因纂注力求得其典要,故名“心典”。卷上载“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等七篇;卷中载“奔豚气病脉证治”等七篇;卷下载“黄疸病脉证并治”等八篇,共二十二篇,认为原书最后三篇非仲景原书,故不采录。尤氏对《金匮要略》重加寻绎,改正原文传抄之误,删汰后人续增内容,注释明晰,切合临床,堪称较好注本。此书中尤氏间采诸家之说,如徐彬、成无己、赵良、程林、喻昌、魏荔彤、高鼓峰、寇宗奭等十几人。尤氏注释《金匮要略》,其宗旨为深求仲景本意,不以繁博为贵。《金匮要略》言简意深,尤氏之注释使其推论病机本原之渊奥之旨,悉归明显,可谓约而弥精。清氏著名医家徐大椿为之作序,称其穷微极本,十易寒暑而后成,并评曰:“其间条理通达,指归明显,辞不必烦,而意已尽,语不必深,而旨已传。虽此书之奥妙不可穷际,而由此以进,虽入仲景之室无难也。”对后世医家影响十分巨大。此书收入《医宗金鉴》。有雍正十年(1732)刻本,同治八年(1869)双白燕堂陆氏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猜你喜欢

  • 烟波渔隐词

    二卷。宋宋伯仁(约1235前后在世)撰。宋伯仁生平详见《西塍集》辞目。是集凡二卷。所收之词,尽作于淳祐元年(1241)。其词牌皆〔水调歌头〕,以咏吕望、范蠡、陶潜诸人。又有潇湘八景、春雪四时景,亦各系

  • 容斋诗话

    六卷。宋洪迈(1123-1202)(详见《史记法语》)撰。《容斋随笔》为洪迈近四十年之读书笔记,而此集即是由后人辑《容斋随笔》中涉及诗歌的内容而独成一编的。主要记载洪氏对诸名家诗歌的评论。洪迈论诗,对

  • 大学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撰。辉宗字笃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引用旧说中认为恰当的,驳斥纠正其不恰当的,并多有特创。如总考中,称《大学》首章是致知之文,宋儒疑有错简,删去首

  • 论语陈氏义说

    一卷。魏陈群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位至司空。封颍阴侯。《魏书·陈群传》未载陈氏注《论语》、《释文》,隋唐志也无著录,年久亡佚。何晏撰《集解》收入三节。马融据此,附上

  • 读升庵集

    二十卷。明李贽(详见《九正易因》条)编。此书收集杨慎诸书,分类编次。其中凡采录诗文三卷,节录十七卷,共二十卷。其去取毫无义例,况且李贽为狂纵之禅徒,杨慎则为博洽之文士,两人道自不相同,也未必为之编辑。

  • 汇刻书目

    ①(又称《汇刻书目初编》) 十卷。清顾修辑。顾修,字仲欧,浙江石门人,目录学家。平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且有信手摘录的习惯。根据这些摘录,编纂了我国第一部丛书目录——《汇刻书目》。首刊于嘉庆四年(17

  • 古今释疑

    十八卷。清方中履(生卒年不详)撰。中履字素北,方以智之子,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此书皆为考证之文,每部分标题即为作者的主要论点。一至三卷论经籍,四至九卷论礼制,十卷论氏族姓名,十一卷论乐,十二十三卷论

  • 道德经论兵要义

    四卷。唐王真撰。王真生卒年不详。唐德宗(779-804)时,曾以朝议郎出任汉州刺史,充威胜军使。鉴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的局面,王真乃于元和四年(809)七月向宪宗上奏此书,以期开一弥兵止战之

  • 胡绳集

    八卷。《诗钞》三卷,明范壶贞撰。范壶贞生卒年不详,字蓉裳,号淑英,苏州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举人范选之女,胡畹生之妻。此书有明刻本《胡绳集》八卷,是用三色套板印刷而成的。卷首有范允临及陈继儒二人所作序

  • 阎古古全集

    六卷。明阎尔梅(1603-1662)撰。阎尔梅,字用卿,号古古,又号白耷山人,蹈东和尚,江苏沛县人。崇祯三年(1630)举人。弘光时,清军南下,曾劝史可法进军山东以图恢复。其后又因参与抗清活动,为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