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

沈孟(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述。《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一书的主要内容是,记南宋僧人道济(1148-1209)生平杂事琐语。道济,俗姓李,字心,名远。传说他是紫脚罗汉的后身,投胎于天台县一李氏之家,为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后出家为僧,先住浙江杭州灵隐寺,后移住净慈寺。佛教界把他神化为罗汉,称之为“降龙”。因他好打报不平,乐于除暴安良,扶弱济贫,善施众生,故世称他为“济公”。也因他不守戒律,嗜好酒肉,举止如痴如狂,被称之为“济颠僧”,至今在民间盛传不衰,早已编成小说如王梦吉所编写的《济公全传》,以及根据此本改编的天花藏主的《醉菩提全传》,王宣序改编的《济公传》等。到了近现代,有关济公的传说事迹被拍摄成电视剧,通过无线电波被千家万户所了解。本语录最早出于何年、月、日已不可详知,但有隆庆重刻本,续藏经目录作为高僧传也已收录。历史上是否有道济其人,世有两说:醉菩提院本认为“济颠实无其人”,乃是影射梁宝志事而为之。而释居简作塔铭文则认为济颠确有其人,是天台李氏儿子,时人称他为湖隐。明代田汝成所作《西湖游览志余》、黄永亨作《永兴寺志》、清代孙治增所修《灵隐寺志》,都认为济颠确是真实历史人物。其中,《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载:“道济风狂不饬细行,饮酒食肉,人称济颠,卒于净慈寺”。《灵隐寺志》说:“道济初参远瞎堂,知非常僧。然饮酒食肉有若风狂,监寺不能容,瞎堂云:‘法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纵观文献记载,多为小说家言语,难免不具有夸张神奇成份,但济颠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当不应怀疑。此书对了解济颠禅师生平事迹及佛学思想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参考价值。现见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明隆庆本和见载续高僧传本。

猜你喜欢

  • 笑道论

    一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中山(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

  • 文字指归

    一卷。隋曹宪(生卒年不详)撰。清任大椿(1738-1789)辑本。按《唐书·曹宪传》云:宪江都人,仕隋为秘书学士,撰有《博雅音》十卷。宪于小学尤邃,自汉杜林、卫宏后,古文亡绝,至宪复兴,炀帝令与诸儒撰

  • 两浙古刊本考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

  • 通鉴评语

    五卷,清申涵煜撰。申涵煜,字观仲,永年(今河北省永年县)人,康熙时举人,工诗善书,能画兰竹、有《敏庵·江杭诸集》。《通鉴评语》一书简明易通,大致平心论事,无过激失当之谈。对君臣关系,用人政策等都有详明

  • 武夷山志

    二十四卷。清董天工撰。董天工,字典斋,福建崇安人。武夷山在崇安县南。道书以其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相传古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名。武夷山旧有志,董氏以为不足。其取衷稚生、徐德望、王适庵、王草堂四人所撰四

  • 榕坛问业

    十八卷。明黄道周(1585-1646)撰。黄道周字幼平,一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天启进士,选庶吉士,散馆补编修,以终养归。崇祯时任右中允。南明时任礼部尚书。他对“性”、“情”等多有论述,

  • 彦周诗话

    一卷。宋许(约1111年前后在世)撰。许,字彦周,湖北襄邑(今襄樊市)人。生平不详。书中有“宣和癸卯,予游嵩山”语,下距建炎元年仅三年,据此,知其当为南宋人。书中引述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语,其宗法元

  • 联骚

    一卷。清张潮(1650-?)撰。张潮,字山来,一字心斋,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以岁贡官翰林院孔目。有《昭代丛书》、《檀几丛书》、《虞初新志》、《花影词》。版本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新安张氏霞堂刊

  • 金楼子

    六卷。南朝时梁萧绎(508-554)撰。萧绎字世诚,小自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历任会稽太守、侍中、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侯景之乱中,

  • 韦斋集

    十二卷。《附录》一卷。宋朱松(1097-1143)撰。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朱熹之父。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荐除秘书省正字,官至吏部员外郎。因言事忤秦桧,出知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