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闽杂记

闽杂记

十二卷。清施鸿保撰。施鸿保,字可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道光四年(1824)邑庠,一生14次应试乡举,皆不中,乃弃笔从幕,多居江西、福建。而居福建尤久,足迹遍及闽江上下游。此编即其从幕闽中时作。自道光二十五年(1845)来闽,迄咸丰中。十余年间。福建十府二州,仅福宁、漳州、永春、台湾四地未及。其所到之处即询事迹,随手缀录,积累千余条,撰成二十六卷。仿宋代王懋宣《闽大记》、清代周亮工《闽小记》体例。名《闽杂记》。书成施鸿保殁,遗书归其乡人宋湘亭,不久宋湘亭也卒家属即迁杭州,遗书存亡,不得而知。独此书,施鸿保生前,寄存王华斋处,故书仍留在闽。同治十三年(1887),朱埙观阅,摘录其十三卷。又恐年久散佚,故厘为十二卷,付之排印,己非施鸿保之书的原貌,是书纲罗古今,宏纤毕具,凡闽之山川、人物、风俗、气候、坠闻逸事,或志乘不载及载而不详,皆随所见闻,一一俱载。其纪山川、物产、人物、风俗,多足补图经的缺略。亦属地志的支流。其中如纪闽中各县别名,论闽地利不在蚕桑,及记麻纱书板,闽中藏书家等,皆足资考证。纪闽中风俗物产,务求详尽,也较一般地志惟知侈谈陈年旧事者有体。不足之处,徵引拉杂,无所系统,其体例难免近于小说家言。及屏盗贼咒,器名巧对而录之,殊嫌芜杂,又好凿字义。此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九帙。

猜你喜欢

  • 白鹤山房骈体文钞

    二卷。清徐熊飞(1762-1835)撰。徐熊飞字子宣,一字渭扬,号雪庐,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嘉庆九年(1804)举人。徐熊飞家贫,不能自保。阮元聘其为“诂经精舍”讲席。中年时,徐熊飞与杨芳灿、王豫、

  • 罘罳草堂诗集

    四卷。清隆观易(约1837-1878)撰。隆观易,字无誉,湖南宁乡人。未入仕途。其父为当地豪强所中伤至死,他避仇深山达二、三十年之久,穷困潦倒,每日与二三相知、不涉世事者作诗以排遣幽忧。后知遇同乡人廖

  • 邕州小集

    一卷。宋陶弼(1017-1080)撰。陶弼字商翁,永州(今湖南零陵)人。庆历中,随杨畋讨湖南猺,因功授阳朔县主簿,历官知邕州。四迁为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陶弼善作诗墓志铭谓其:“聚晚学弟子讲授六经,

  • 大戴礼斠补

    三卷。清孙诒让(详见《周礼政要》)撰。是书以孔广森《大戴礼补注》为主,集冯登府、赵钺、丁杰、刘□诸人校本,折衷决择,正讹补阙,颇有特解,非止于订正,如首篇不从王聘珍《解诂》沿旧文《王言》,而从孔氏仍用

  • 从政录

    一卷。明薛瑄撰。薛瑄(?-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永乐进士,授御史。天顺年间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内阁学士。他崇奉程朱理学,以修己教人、恢复本性为宗旨。这也可说是本书的主旨。他在本书中论述了

  • 朗吟阁法帖

    十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清世宗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等人的帮助谋得帝位,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即位后用高压手段统治天下,

  • 医门法律

    六卷。清喻昌(详见《尚论篇》)撰。喻氏为防止医生临证之失,于顺治十五年(1658)始撰是书。所谓“法”,系指辨证论治的法则;所谓“律”乃为防止临证失治、误治而给医生出示之“禁例”。故以“法律”名书。全

  • 少室山房续稿

    十五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瑞,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后屡试不第。性嗜书,购书四万余卷,筑室贮藏。才力富健,著有《诗薮》

  • 蠙衣生易解

    十四卷。明郭子章(1542-1618)撰。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为蠙衣生,江西泰和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广学博览,著述甚富。是他归田以后所作的。卷一为易论六篇;卷二至卷九,为

  • 毛诗蒙求窾启

    十卷。清代薛韬光(详见《毛诗蒙求汇琐》)撰。是书首有自序,以为诗中精义,经宋元诸大儒讨论,如日再中,其名物训诂,自《尔雅》外,诸子各有成书。兹集俱不多及,惟就诸说相持处,略标管见。大旨于《小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