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韶州府志

韶州府志

①十八卷,清唐宗尧修,秦嗣美纂。唐宗尧,满洲镶黄旗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由宝庆丞晋韶阳郡守。旧志始于明嘉靖间符锡创修。旧志宋以前已无考,唯元王方贵、方玭二书,但略而不详,散而不统。此志郡守唐中尧奉院行纂修省志,先檄郡县互相参补,于是韶州属六县,各具成书以报,有遗必录,无征不彰,纪政纲教,文物山川,兵农钱谷,草木昆虫,条分缕晰,郡志综其成,一复加核校,六县之志书,遂成一郡之大观。《韶州府志》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全书共十八卷,分为:方域志、营建志、财用志、职官志、名胜志、人物志、艺文志、新续编入艺文、俱新编正共八门。此志以旧志为基础,续王方贵著百余年之后史事,体例略有变动,稍加补充修订。唐张九龄、宋余靖、明陈璘,柳宗元的南华六祖大鉴禅师碑铭,刘禹锡的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徐浩、张文献的公神道碑铭,欧阳修、余襄公神道碑铭,喻政的《陈大将军传》,具载艺文志中。② 四十卷,清林述训、额哲克修,单兴诗、欧樾华纂。额哲克,满洲正红旗人,进士,同治八年(1869)韶州知府。单兴诗,连州(今广东连县)人,曾任江西临江知府。唐宗尧于康熙间修《韶州府志》后,逾二百多年,沿革变迁,人物宜增,同治间郡守额哲克恐年久事洇,拟修郡志,聘韶州相江书院山长单兴诗总纂,欧樾华主笔,设局纂修郡志。历七月志稿就绪,额哲克调任,新任知府张作彦综核缮本,欧樾华重加校正,数月定稿。分巡南韶连兵备道林述训作序。成志于同治十三年。《韶州府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全书四十一卷,为首卷、训典、历代沿革表、职官表、选举表、舆地略、建置略、经政略、武备略、古迹略、宦迹录、武功录、谪宦录、列传、艺文、杂录十五门。此志以旧地图为底本,合《广东通志》、《图说》两书,详加校订,以定图式,复遵《清一统志》,辨浈水、武水、东江、浈江来源,考《武溪集》,辩大峒山、仙人石室所在处,更正图位,山之位置入通志,水之脉络入图说。艺文备载书目,分别存佚。山川古迹,名人题咏,碑铭序记,分注各门,凡所征引,注所自出。其志征引之博、考证之详,远胜旧志,乃善本。此后新修方志,多从此。

猜你喜欢

  • 对数简法

    二卷,续一卷。清戴煦(1805-1860)撰。戴煦初名邦棣,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钱塘(今杭州)人。他早年研习中算,与谢家禾相善,家禾死,校刻其遗书,并著有《重差图说》、《勾股和较集成》、《四元玉

  • 支谈

    三卷。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三年(1595)大学士陈于陛议修国史,荐焦竑专领其事,仅成《经籍志

  • 天基圣节排当乐次

    一卷。宋周密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自号泗水潜夫,工诗词。此书系陶宗仪从周密《武林旧事》中辑出。原书为追记南宋盛时京师(今杭州)的情况。天基圣节即万寿节。此书详细记载了理宗时期

  • 星命总括

    三卷。辽耶律纯撰。耶律纯其人不详,亦不知是否实有其人。古代术数家认为人的命运常同星宿的位置及运行有关,故将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成八字,按天星运数,附会人事,推算人的命运,称为星命。本书即为专讲

  • 嘉禾征献录

    四十六卷。清盛枫(1661-1707)撰。盛枫字丹山,一字黼宸,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除本书外,尚著有《梨雨选声》等著作。《嘉禾征献录》记载有明一代嘉兴名人。首列妃主;二至四十四卷为职官,分京朝官、外

  • 温飞卿集笺注

    九卷。明曾益(详见《左略》)撰。是书为清人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曾益于明代天启年间为温庭筠诗作笺注,成《温八叉集》四卷。清初人顾予咸惜其“缺佚颇多,援引亦不免穿凿”,便在曾注基础上重新作了补注,事未

  • 纲目分注补遗

    四卷。清芮长恤撰。长恤字蒿子,原名城,字严尹。溧阳(今属江苏)人。前明诸生。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朱熹《通鉴纲目》包括正纲和分注。因为系出自朱子,故其间舛漏,世皆牵强解释。长恤考其本源,知分注非出于朱子之

  • 周易发例

    一卷。清王夫之(生平事迹见《周易稗疏》条)撰。王氏说易不信陈抟之学、京房之术,对于先天诸图及纬书杂说也极力排斥,亦不附会老庄之旨空谈玄妙。其言必证实,义必切理。此书守彖爻立诚之辞,以体天人之理,作者论

  • 校刻韩诗外传

    十卷。附《补逸》一卷。汉韩婴撰。清赵怀玉校。赵怀玉字亿孙,江苏武进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诏试赐举人,官至山东青州府同知。此书有卢文弨序和赵怀义自序,钱惟善、陈明所作旧序也保留下来。据赵氏自序称

  • 周易后传

    八卷。清朱兆熊撰。兆熊字公望,号兹泉,浙江海宁人,乾隆举人,官至龙游训导。为学长于《春秋》,著有《周易后传》八卷,《易互卦图》一卷,《冬夜讲易录》一卷,《春秋新义》十三卷等,又有礼注、家训等。此书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