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鲁礼禘祫疏证

鲁礼禘祫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著《师伏堂诗草》、《今文尚书考证》、《尚书中候疏证》、《驳五经异义疏证》、《汉碑引经考》、《王制》等。禘、祫含义历史上异说纷纭,皮锡瑞撰《鲁礼禘祫义疏证》一书主要内容即是诠释禘、祫。书中引证杜佑“禘小祫大”的说法,马端临“大禘时禘”的说法、皇侃等“五齐四齐”的说法来申述郑注。引证韦元成“五年再殷祭:一禘一祫”以及刘向“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的说法,指出韦、刘二人都生活在纬书未出现之前,足以驳正宋人讥讽郑玄溺于纬书的错误。引证元璨“禘后隔三年祫,以后隔二年禘”的论点,指出此论与孔疏“禘祫自相跑各五年,非祫多禘少”的说法明相异而实相同。这些论证较为严密。但个别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杜佑申述郑注,称文王以上毁庙之主在后稷庙,文王以下的毁庙之主在二祧庙,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杜佑上文又引《逸礼》及《韩诗内传》说毁庙之主都在太庙,与郑注有细微差别。杜佑模糊的地方皮氏也未加以澄清。传世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本。

猜你喜欢

  • 易纬

    不分卷。清黄奭辑。黄奭字右原。江苏甘泉(今扬州)人。道光中钦赐举人。此本所辑为易纬中不指名何书,或有书名而条数无多者,计二十一条。其中引自《汉书·五行志》一条、《隋书·王劭传》三条、《文选注》两条、《

  • 补辑石柱厅新志

    十二卷。清王槐龄纂修。王槐龄,曾任石柱厅厅丞。石柱,宋为南宾县,元因宋制,明并南宾,其石柱土司则如旧。清设石柱厅。石柱厅旧无志,清康熙间曾尝试纂修,然事未竟而稿佚。乾隆四十年(1775)厅丞王荣绪为志

  • 伤寒全生集

    四卷。旧题明陶华(详见《伤寒六书》)撰。此书自序即搬用《伤寒六书》中《伤寒琐言》之序文,内容有论有方,采方较杂,且轻于立论。故后人认为此书非出陶华之手,而系伪托。卷一为五十二条,卷二为二十九条,卷三为

  • 学林

    十卷。南宋王观国(生卒年不详)撰。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有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王观国所作后序一篇,结衔称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此书专以辨别字

  • 读书偶识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

  • 壑舟园初稿

    一卷。清王瑬(1786-1843)撰。王瑬字子兼,初名仲瑬,一字亮生。吴县东洞庭山(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西洞庭山)人。王瑬还著有《乡党正义》、《四书地理考》、《钞书刍言》,辑有国朝文述等。王瑬明经文章

  • 陶渊明年谱

    一卷。梁启超撰。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自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曾与康有为等人倡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摒弃政治生涯,专事著述讲学,著有《饮冰室全集》、《清代学术概论》、

  • 飞鸿亭集

    二十卷。明吴鹏(约1538前后在世)撰。吴鹏,字万里,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参议黔中,奉诏谕安南,督理漕河,有政声。后官终工部尚书。著有《飞鸿亭集》。“飞鸿亭”乃

  • 永福县志

    十卷,清陈焱修,俞荔等纂。陈焱,曾任永福县知县。明万历年间,邑令唐学仁首修县志。后历代均未续修。陈焱任县令后,以旧志久已失传,又纂成此书。乾隆十四年(1749)刻印。共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卷二,建

  • 孝经六艺大道录

    一卷。曹元弼撰。曹元弼江苏吴县(今吴县)人。官至内阁中书。是书仅《述孝》一篇,推原孝出于天性,亲者天性,严亦天性。人之性既亲严其父母,顺而推之,可以无所不亲,无所不严。无所不亲之谓爱,无所不严之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