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黑鞑事略

黑鞑事略

①一卷。宋彭大雅撰、徐霆疏。大雅字子文,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霆字长孺,永嘉(今属浙江)人。宋人称蒙古为黑鞑靼,以别于漠南的白鞑靼(汪古),故名。两人分别于1233年、1235-1236年奉命出使蒙古,记下自己的见闻。两人见面后,各出所编,以相参考。徐以彭书先成,故以彭所编者为定本,闻有不同,则复疏于下方。是书内容丰富,叙述蒙古地理、物产、气候、放牧和围猎方式、语言文字、贸易、官制、军事等,均系作者见闻,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嘉靖二十一年(1542)抄宋刻本,较好的本子是王国维的《黑鞑事略笺证》,见《蒙古史料四种》。另有李文田撰《黑鞑事略札记》,一卷。② 一卷,附校记。宋徐霆撰。徐霆字长孺,永嘉(今属浙江温州市)人。该书作于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书后作者自跋云:“霆初归自草地,尝编叙其土风习俗,及至鄂渚,与前纲书状官彭大雅邂逅,各出所编,以相参考,亦无大辽绝,遂用彭所编者为定本,间有不同,则霆复疏于下方。”可见该书为彭大雅所撰,徐霆注疏。据孟洪《蒙鞑备录》称鞑靼有三种:一为黑、一为白、一为生,成吉思汗及将相大臣皆为黑鞑靼也。该书叙述简洁,徐霆的注疏亦颇得事实,故颇受世人重视。近代罗振玉将该书重印,吴县人曹元忠,长洲章钰,又为之作校记。此书为东方学会刻本。

猜你喜欢

  • 丘隅集

    十九卷。明乔世宁撰。世宁为明代诗文作家,字景叔,号三石子。耀州(陕西耀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除南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四川佥事,历湖广提学副使、河南参政、进四川按察使。以母忧

  • 尔雅古义

    ①二卷。清钱坫撰。钱坫(1741或1744-1806)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文字训诂学家。大昕之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副贡生,入毕沅幕,后官陕西乾州州判。病归,

  • 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

  • 七经楼文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字子潇,河南固始人。道光五年(1825),督学使者吴巢松拔之于诸生中,目为中州第一人。翌年,入京都应朝考,此后数次应礼部试皆不第。直至二十一年(1841

  • 撼龙经

    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生卒年不详)撰。杨筠松,又名杨益,传说宝州(今属陕西省)人,掌灵台地理,官至光禄大夫,广明中遇黄巢入关,窃禁宫“玉函秘术”而逃,后往来于处州,

  • 春秋三传经文考异

    一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作者所撰《经玩》中的一种,成书于清雍正三年(1725)前后。书中不载《春秋》经传全文,只取《公传》、《公羊传》、《穀梁传》详加校雠。凡是经文有不同的

  • 读雅笔记

    三卷。清李雱撰。雱字铁垣,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有嘉庆甲子(1804年)胡长龄序及其子懿曾题识。上中两卷为笔记,上卷论本经,中卷论注疏,下卷为《尔雅碎金》。上卷所记之篇次、题识、章段、其

  • 唐本草

    见《新修本草》。

  • 大复论

    一卷。明何景明(1483-1521)撰。何景明,字仲默,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官至提学副使。与李梦阳等倡言复古,号称“前七子”。此书为仿《昌言中论》而作,共分严治、上作、法行、任将

  • 评辑楚辞读本

    一卷。清方人杰(生卒年事迹不详)撰,钱树本参定。方人杰,字星渡,新安人。钱树本,字根堂,金山(今上海市)人。此书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世春堂《庄骚读本》合刊本,日本大阪大学藏(怀德堂文库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