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蠻歹
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奈曼岱”。
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志·氏族略》译作“奈曼岱”。
读音:Zhěn/Jeen,Jen【综】 源出不详。广东顺德有此姓(363)。
读音:yòu shū shī与“右叔沛”同。
读音:qiú yóu【源】 仇由为周末时小国,亦称仇犹、仇繇、仇首等,故城在今山西盂县东北。春秋时晋智伯灭仇由,子孙以国为氏(7,60,62)。 【变】一作〔仇繇〕(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
读音:Tán【源】 为瞿昙氏所改(60,62)。【望】河南(17,418)。【布】湖北武汉(91)、台湾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昙迁,南北朝宋时人。宣城太守范晔被杀,家有12丧,
读音:Liáng梁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嬴姓。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于梁,建立梁国,子孙因以为姓。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源于姬姓。周平王之子唐被封于南梁,后被楚所灭,其子孙以
读音:Gòu【源】 见《姓苑》(15,21,63)。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hān【源】 ①黄帝臣鳣先之后,见《姓考》(17,62)。②汉有鳣侯,侯国地在山东兰山县西南(故城在今山东临沂),或以国为氏(80)。历史上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姓考》注云:
读音:Táichǔ【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人】 台楚托克托啰,清镶蓝旗人,世居巴林,满洲天命中从征囊奴克有功授备御世职(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清初,满八旗之
读音:Wūlūlè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作“兀鲁歹”。
读音:Bǎojǐ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科尔沁及察哈尔地方,乃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