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Qiáo

乔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为桥氏所改,出自姬姓。相传黄帝死后葬于桥山,子孙中有留桥山守陵的,于是这些人就以山为姓,称为桥氏。南北朝时,宇文泰名桥勤,去掉桥的木字旁,为乔,取乔字高远之意。是为乔氏。二是出自匈奴贵姓。汉代匈奴贵姓有四姓,内有乔氏,后与汉族的乔姓融为一体。

乔姓发源于陕西。东汉时,部分匈奴人南下归附汉朝,遂与汉人相融。晋朝时有乔智明,系出鲜卑族。南北朝时桥勤改姓乔,视为汉族乔氏始祖,陕西西安为其族人发源地,之后河南商丘一带乔姓发展颇为兴盛。隋唐时期,乔氏主要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境内发展,河南商丘乔氏发展成为望族。宋元时,北方乔氏有避祸南下者。这一时期,浙江、江苏等南方地区有乔氏名人载入史册。明初,乔姓作为山西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东迁至山东、河北,后西迁至陕西,南迁至河南、江苏等地。清朝有沿海乔氏族人入台湾,进而迁徙海外者。如今乔姓以河南、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为多。

乔姓历史人物有乔吉,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其散曲风格清丽,内容则多消极颓废,明清人多将他同张可久并称。乔用迁,清朝大臣,嘉庆年间进士,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他曾率军在穿鼻洋、尖沙角阻击入侵的英国军舰和走私船。乔冠华,中国现代著名外交家。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副部长、部长。

乔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百八十二位。


系出姬姓,本桥氏,其后去木为乔氏。(见《唐书·宰相世系表》)

匈奴贵姓有乔氏,代为辅相。(见《前代录》)

乔氏,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作相,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一元匈奴贵姓,世为辅相。(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前赵>乔智明,鲜卑前部人,折冲将军。<唐>乔知之,冯人,左司郎中。<元>乔吉,太原人,戏剧家。

猜你喜欢

  • 微生

    读音:Wēi shēng微生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周武王把微子封在宋,宋灭后,微子子孙以其名字为姓。二是鲁公族有微生氏,后人遂以之为姓。三是古代有人因生于微家,遂以微生为姓。微生姓望居鲁郡(

  • 读音:Shēn申姓的两个来源均是以国名为姓氏。一是源于姜氏。神农之后申吕在申江平原建立了申国,后被楚所灭,后人遂以国为姓氏。二是相传古有申国,为伯夷之后。周宣王时一部分东迁,被封于谢(今河

  • 读音:Zào【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又,《李慈铭孟学斋日记》:六月二十六日,入署销假,见倭中丞,皂侍郎(63)。浙江余姚有此姓(38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黑龙江之嫩江县、浙江之

  • 達朗古忒

    读音:Dálǎnɡɡǔtè【综】 清驻防察哈尔镶红旗中有达朗古忒氏(260)。

  • 保佳

    读音:Bǎo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安褚拉库(23,63,180)。【变】 ①一作〔鲍佳〕(180,260)。 ②后改为鲍氏(180)。【人】 清正白旗满洲养育兵呼金泰之妻为鲍佳氏(260)。

  • 读音:Kǎi【源】 ①高阳氏时八恺(即八才子)之后(91)。②湘西苗族姓,龙姓中之分支(116)。【布】 湖南有此姓(116)。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亦收,其注云: “

  • 談穆祁

    读音:Tánmùqí【综】清镶红旗满洲马甲义兰太之妻为谈穆祁氏(260)。

  • 读音:páng【源】 ①嬴秦之裔有旁氏(8,60,62)。②秦时陈涉之相国旁君之后(60,62)。③西羌有旁姓(60,63)。【变】 一作〔㫄〕(17,60)。【望】 西平(17,60,

  • 若羅

    读音:Rěluó【综】 鲜卑人姓。晋孝惠帝时,鲜卑若罗拔能寇凉州,张轨击斩拔能,威名大振,见《晋书》(7,60,24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晋书》注云: “鲜卑姓有若罗

  • 读音:Gàn/Gann【源】 见《万姓统谱》(15)。淦之俗写,或系淦之省点而改,有别于淦氏,犹如庞厐、涂凃、淩凌等姓。【布】 台湾台中有此姓(68,261)。【人】 凎安,宋时曲江人,靖州人,知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