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它】 亦音它(Tā)(73,91)。【源】 ①源出魏晋时蠕蠕族(242)。②与佗同(16)。【布】 云南东川(380)、泸西(374)、新疆伊吾(370)、库车、甘肃永昌(392)、武威等地均有此姓。【人】 他嵇,北魏时蠕蠕别帅,高祖太和五年率众内附,见《魏书》(24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路南、邱北,湖北之武昌,甘肃之酒泉、永登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北周有他娄屯; 元代有他海尔; 明代有他只丁。
【它】 亦音它(Tā)(73,91)。【源】 ①源出魏晋时蠕蠕族(242)。②与佗同(16)。【布】 云南东川(380)、泸西(374)、新疆伊吾(370)、库车、甘肃永昌(392)、武威等地均有此姓。【人】 他嵇,北魏时蠕蠕别帅,高祖太和五年率众内附,见《魏书》(242)。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路南、邱北,湖北之武昌,甘肃之酒泉、永登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收载; 《姓氏词典》 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亦收,未详其源。
北周有他娄屯; 元代有他海尔; 明代有他只丁。
读音:Diā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或系取义彫琢磨练之义为氏(62)。《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úxīhǎlǐ【源】①清满洲八旗姓。瑚锡哈哩为地名,以地为氏(23)。凡六派,出瑚锡哈哩、卦勒察、伊兰费尔塔哈村、宁古塔、沈阳、吉林乌喇等地(23,63,180,260)。②锡伯族有胡西哈里氏
读音:Zhālī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23,63)。【变】 一作〔扎里特〕(61)。【人】 扎哩特锁柱,清蒙古镶黄旗人,世居乌喇特地方,以从征耿精忠、吴三桂有功,授云骑尉(23)。扎里特长春,清蒙
读音:Guānsàn【源】 佤族姓。世居云南西盟中课寨(160)。
读音:yú【源】 ①相传为黄帝玄孙禺疆之后,见《姓苑》(9,12,60)。一说,系黄帝之庶子禺阳之后,见《路史》(17)。②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叔禺人之后,见《姓源》(17)。③禺为州名(唐置、宋废,故
读音:běi rén【综】 相传古有北人无择。舜友,清身洁己,疾世人浊,自投清冷之渊,见《庄子》(7,21,60)。疑系《庄子》所虚构人物。历史上罕见之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
读音:Qián【源】 ①颛顼帝曾孙陆终,陆终生彭祖,彭祖之孙孚为周钱府上士(上士亦作元士,官名),因官名氏(7,9,12,15,17)。②清满洲人姓,世居烂泥河(23)。今满族姓(344)。③清乾隆二
读音:mì gé【源】 琅邪人有此姓,见《姓苑》(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姓苑》云: “琅邪人有此姓。”琅邪故城在今山东诸城县东南。未详其他。
读音:zhì【音】 亦音Zhì(17)。【源】 ①周后有治氏,见《路史》(60,62)。 ②匈奴人姓(242)。凉州卢水胡有治元多、治无戴,见《魏书》及《蜀志》(60,62)。卢水胡为东汉末十六国时匈
读音:Hǎo【源】 妞字俗体(86)。亦姓,见《龙龛手鉴》(62,80,444)、《直音》(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龙龛手鉴》 云: “㚼, 人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