侉
读音:Kuǎ
《姓氏词典》据《姓谱》收载。其注云: “系夸姓加 ‘亻’ 所改。”
《姓氏词典》据《姓谱》收载。其注云: “系夸姓加 ‘亻’ 所改。”
读音:Bāgōng【源】 春秋时巴子之后有巴公氏,见《姓源》(17,62)。春秋时巴国,子爵,史书亦称巴子,详见巴氏。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姓氏词典》亦载,其据《姓源韵谱》注
读音:Gǔlìgàn历史上勅勒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勅勒别部有骨利干,其地昼长夜短。以部为氏。” 或云其“地在今贝加尔湖北。”
读音:Dàsújī《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Liú【源】镏即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古时留、刘字通,其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以地为氏(60,62)。镏乃刘之讹字(60)。书传无镏字,疑即刘氏刀屈曲为之(24)。【变
读音:Zhě【源】 见《康熙字典·辨似》(80)。或系褚姓省点为禇。今汉、土家(387)等民族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汉族姓氏。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按: 《康
读音:Róng《姓氏词典》引《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Zōu邹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自姒姓,越王勾践之后。二是源自曹姓,以国名为姓。周代有邹国,又称邾娄,后为楚所灭,后世子孙有以邹为姓氏者。邹姓主要发祥于今山东邹城。西汉以后,邹姓一支迁
读音:Jíní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Hé/Her【综】 源出不详。山东新泰有此姓(359)。
读音:qí yè【综】 战国秦惠王时有祁射子,见《说苑》(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祁夜”云:“晋有祁夜氏,祁夜大夫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