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xī

【源】 ①黄帝之子得姓者14人,其一曰僖,见《国语》(7,11,21,60)。②系自姬姓。春秋时曹僖公之孙负羁为大夫,负羁以祖谥为氏(7,11,60)。③鲁僖公之后,以谥为氏(9,12,15,60)。【变】 一作釐(12,17)。【望】 彭城(17,60,418)。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① 《中文大字典》 注引 《国语·晋语》 云: “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姬、酉、祁、己、滕、蒧、任、荀、僖、嬉、儇、依是也。”《姓氏考略》 据《国语》 亦注: “黄帝之子得姓者十四,一曰僖。” ②郑樵注云: “姬姓。‘僖’,或作 ‘釐(厘)’。《姓苑》云: ‘鲁僖公之后。’ 今彭城人。《左传》 僖负羁。今望出彭城。” 此则以谥为氏,系出姬姓。《姓氏考略》 据《姓氏急就篇》 亦注云: “出自姬姓,曹僖公之孙负羁为大夫,以祖谥为氏。”

猜你喜欢

  • 宰直

    读音:Zǎizhí/Tsaichih【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果博勒

    读音:Guǒbólè《姓氏词典》 引 《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满族姓。清同治时察哈尔都统西陵阿,姓此氏。”

  • 烏程

    读音:Wūchéng【源】 乌程县,故城在今浙江湖州。古有乌程氏居此,善酿酒,故以名县,见《后汉书·郡国志》(60,62)。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后汉书·郡国志》 云: “县名。‘

  • 濟喇敏鄂瑪特

    读音:Jǐlǎmǐn'èmǎt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锡喇塔拉(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锡喇塔拉地方,为蒙八旗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 達卜勞

    读音:Dápǔláo【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171,435)。

  • 徒人

    读音:tú rén【源】 春秋时齐公族有徒人氏,见《姓考》(17,60)。当以官为氏(21,60,62)。【人】 徒人费,春秋时齐人(6,12,17,60)。【它】 宋邓名世认为,“齐有徒人费,《国语

  • 車裩

    读音:Chēkūn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乃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车焜”云: “《魏书·官氏志》:‘献帝以疏属车焜氏改为车氏’ 一作 ‘车裩’;《通鉴》作 ‘车惃’。”

  • 癸比

    读音:Guǐbǐ【源】 舜三妃癸比氏,生宵明烛光,见《山海经》。后为氏(17,60,62)。 【变】 ①后改为癸氏(60)。②一作登比(60,62)。而作〔癸北〕(7,12)、〔祭北〕(6),均误。历

  • 公仇

    读音:gōng qiú【源】 春秋时晋穆侯太子仇之后,见《姓苑》(7,11,17,60)。【人】 公仇称,东汉时零陵太守(7,17)。《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此姓为晋穆侯太子仇的

  • 窒孫

    读音:Shìsūn《姓氏词典》收载并注此音。其据《姓考》注云: “即室孙氏。古 ‘窒’ 与 ‘室’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