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kè

【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蒙古族姓(255)。【布】 北京(92)、河南开封、河北任邱、江苏镇江(62)、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广东兴宁等地均有此姓。【人】 克畊,明时山西人,洪武十七年任安徽颖上县丞,见《凤阳府志》(21,60)。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河南之卢氏,湖北之洪湖、老河口,福建之浦城,云南之泸水、陇川、兰坪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

明代有克耕(按: 《姓氏词典》引作“克畊”) 山西人,洪武中任颍上县丞。

猜你喜欢

  • 读音:Shí时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春秋时楚大夫申叔时之后,为了区别于他族,以祖父字为氏。二是源于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来,受封于时邑,子孙以邑为氏。三是出自嬴姓。据记载,

  • 西周

    读音:xī zhōu【源】 周末分为东西二周,赧王为西周武公,其庶子以西周为氏,见《姓源》(6,7,9,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赧王为西周武公,其后为西周氏。”

  • 巨母

    读音:jù mǔ汉有巨毋霸,莽恶之,更其姓曰巨母氏。(见《汉书·王莽传》)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收载并注此音。当为巨毋氏所改。《汉书·王莽传》载: 巨毋霸,王莽时

  • 读音:Huā花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二是改姓,金代范用吉改花姓,其后代子孙亦称花氏。唐代才有花姓人出现于史书记载。花姓发

  • 讎子

    读音:Chóuzǐ【源】 春秋时陈桓公生昭,昭生来将,来将生卑为雠子氏,见《世本》(2,3,7,62)。【变】 ①一作〔讐子〕(2,3)。②后改为雠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 頗素

    读音:Pōsù【源】 彝族姓。属武拉家支(375)。

  • 南井

    读音:Nánjǐng【综】 《北周圣母寺像碑》有南井阿仵等七人,皆姓南井(25)。系代北姓。

  • 读音:zōu【源】春秋时孔子之父叔梁纥,食邑于郰(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南之鄹城),为鲁大夫,后有郰氏(7,17,60)。 【变】亦作鄹(17,60)、〔陬〕(91)。 【望】鲁郡(17,60,418)。

  • 读音:lǜ【源】见《万姓统谱》(15,21)。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引 《万姓统谱》收载并注此音。其注云: “藘, 姓也。”《汉语大字典》则音lǘ,姑兼收。

  • 挨勒

    读音:Āilè【源】 黔东南苗族姓(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