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勒德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乌拉(23,63,260)。【变】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驻防吉林正黄旗(259,260)。蒙古正蓝旗(259)等均有克勒特氏,清镶红旗蒙古护军苏住客之妻为克勒得氏,〔克勒特〕、〔克勒得〕等似均为克勒德之异译。【人】 克勒特积福,清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中累官至宁夏将军(61)。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延乌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乌拉(23,63,260)。【变】清驻防察哈尔镶黄旗,驻防吉林正黄旗(259,260)。蒙古正蓝旗(259)等均有克勒特氏,清镶红旗蒙古护军苏住客之妻为克勒得氏,〔克勒特〕、〔克勒得〕等似均为克勒德之异译。【人】 克勒特积福,清蒙古镶黄旗人,乾隆中累官至宁夏将军(61)。
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延乌拉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shì【源】 ①系自祁姓。帝尧之裔刘累为夏朝御龙氏,其孙在商时徙封为豕韦氏,周武王时封为唐氏,周成王时徙杜城(故城在今陕西长安东南),为杜氏。杜伯为周宣王大夫,无罪被杀,其子隰叔奔晋,子蒍为晋献
读音:Hóng’èlǐ【综】 清镶蓝旗蒙古马甲巴图礼之妻为洪鄂礼氏(260)。
读音:zuò【源】 见《姓苑》(15,21)。【布】 四川成都(91)、台湾台北(64,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沾化、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 《
读音:Duānzhú《姓氏词典》据《明史》收载。其注称:“明有端竹监藏”,未详其源。
读音:Liǎn【综】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 《姓氏词典》引 《新元史》亦收,未详其源。元代有琏赤。
读音:pǔ【源】 ①北魏献帝以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6,9,17,27,70)。②宋时西南苗酋归顺,赐姓普氏(17,24)。③明、清时云南彝族土司多普姓(242)。今彝族仍多此姓(128,130)。
读音:Rètè【综】 彝族姓。属沙呷家支,四川甘洛县腴田乡有此姓(132)。
读音:Yán【源】见《姓觽》(17)。䓂,草名,或以草名为氏(62)。 【望】汝南(17,418)。《姓氏词典》收载,其据《集韵》注云: “以草为姓氏。”望出汝南。
读音:Gōngyán【源】 见《姓苑》(7,9,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苑》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Zhàn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晋城、湖南之冷水江、福建之邵武、云南之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此姓系东平等县市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