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Guān

关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出自改姓。颛顼帝的后裔关龙氏为复姓。夏朝末年,夏桀荒暴,大夫关龙逢苦谏,反被其杀害。后来关龙逢的后人把姓改为关,并尊关龙逢为关姓的始祖。二是以官名为姓氏,为春秋时关尹喜的后人。关尹即守关的关令。春秋时期老子见周王室衰败,欲离开周地西游,走至函谷关时,负责守护函谷关的关尹喜非常景仰老子的学问,再三请求老子为其著书。老子就写了《道德经》,阐述了其哲学思想。传说喜将此书传播于世后,也追随老子而去。喜的后人就以其官名为姓氏,称关姓。

关姓发源于山西,后来逐渐散居于河北、山东等地。如今关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为多。

关姓历史人物有关羽,三国时蜀汉大将。东汉末与刘备桃园三结义,并追随其起兵,建安间被曹操俘获,极受优待,封寿亭侯。后逃归刘备,镇守荆州,曾在樊城围攻曹操部将曹仁,又大破禁军所率七军。因后备空虚,被孙权袭取荆州,败走麦城,被擒杀。宋代以后被统治者渲染神化,尊为“关公”、“关帝”,关羽以重义气著称于史。关汉卿,元代戏曲家。所作杂剧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六十余种。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剧本结构完整,戏剧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及后来戏曲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关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九十四位。


关令尹喜之后。(见《风俗通》)

夏臣关龙逢之后。望出陇西、东海。(见《姓源》)

▲<汉>关羽,汉寿亭侯。<后梁>关同,长安人,画家。<元>关汉卿,大都人,戏剧家。

猜你喜欢

  • 綿

    读音:Mián【源】 即緜氏(17)。亦见《姓苑》(6,12)、《千家姓》(418)。【望】河南(418)。【布】北京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运城、吕梁等地区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 納喀塔

    读音:Nàkātǎ《姓氏词典》收载,其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满族姓。清乾隆时骑都尉莽喀察,姓此氏。”

  • 弃疾

    读音:qì jí楚平王初名弃疾,即位改名熊居,子孙以为氏。(见《元和姓纂》)

  • 曲摸

    读音:Qǔmō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马边有分布。此姓系马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 没卢

    读音:mò lú【综】 吐蕃人姓。唐时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姓没卢名赞心,牙羊同国人,见《唐书·吐蕃传》(21,60,70)。鄯州节度使尚婢婢,姓没卢,名赞心牙羊同,国人世为吐蕃。(见《唐书·吐蕃传》)

  • 屈門

    读音:Qūmén【源】 北魏时代北姓,见《魏书·官氏志》(7,9,63)。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古今姓氏校勘记》收载; 《姓氏词典》引 《魏书·官氏志》亦收,未详其源。(按:查

  • 克撤克

    读音:kèchèkè【源】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校英泰之妻为克撤克氏(260)。

  • 哼萊

    读音:Hēnglái【综】 彝族姓,属彭伙家支,四川金阳有此姓(375)。

  • 鈎弋

    读音:Gōuyì【源】 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后有钩弋氏,见《姓氏英贤传》(6,7,12,60)。按,钩弋宫为汉时宫殿名,在陕西长安西北。汉孝武赵婕妤居钩弋宫,太始三年生昭帝,见《汉书·外戚传》,当以殿名

  • 读音:Shū【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北京、上海、四川成都(91)、甘肃渭源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北京、上海、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