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文公之后有卷子子州,因氏,见《世本》(4,7,12,60)。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姬姓,卫文公之后也。” 以族系为氏。《姓氏考略》注引 《世本》亦云: “卫文公之后卷子子州,氏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 皆音juànzǐ; 《中国姓氏大全》音quánzǐ。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Lì【源】 见《中华姓府》(63)、《新编千家姓》(73)。古有笠泽之地,当因居于笠泽(或指太湖)之滨而得姓;或指物(笠帽)为姓(91)。【布】 台湾高雄(68,261)、香港等地均有此姓。【人
读音:Héyīn【源】 鄂温克族姓(氏族名)。系出索伦部落音千氏族(192)。
读音:Cháo【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如东潮桥(136)、台湾台北、台中(68,261)、安徽淮南(362)、安庆、徽州、怀宁(62)、山东、上海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
读音:Ēlà《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 “元有阿刺瓦丁。明有阿刺知院。”一音ālà。
读音:zhēn gē【源】见《姓苑》(7,60)。系自姒姓。夏时诸侯斟戈国之后(6,17,60)。 【变】一作斟灌(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云: “《姓苑》: ‘人姓。’ 一
读音:Jū【源】 黄帝之子25人,得姓者12,其一为拘,见《潜夫论》(5,63)。一说,即苟氏。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曹玉林、鄂木尔《新
读音:Fù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辉发、福宁额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付佳(180)。 ②后改姓傅(180)。【人】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五达色之妻为傅佳氏(260
读音:hān【源】 春秋时吴国大夫胥犴之后(60,62)。【变】 一作〔豻〕(17,60)。【望】 睢阳(17,60,418)。【人】 犴反,汉时睢阳人,见《汉书·梁孝王传》(7,11,15)。罕见姓
读音:Zhēn/Jen【源】 系自姒姓。禹分舜之少子于西戎,至秦历公时有羌、无弋、爰、剑,其后有研氏、无弋氏、浈氏等(19,21)。
读音:kě dú hún与“渴烛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