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ì

【源】 ①炎帝厉山氏之后(17)。②系自姜姓 。春秋时齐厉公之后(12,17,60)。③古厉国在义阳随县(今湖北随州)北之厉乡,子孙以国为氏,见《风俗通》(1,7,11,60)。④三国时吴之宗氏,夏口都督孙秀,见恶于吴主孙皓,遂奔晋,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见《三国志·江表传》(12,17,60)。⑤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被诛,改姓厉(15,60,69)。【变】 亦作��(12,21)。【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望】 范阳(17,60,418)。【人】 厉温敦,汉时义阳侯(7,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湖南之芷江、河北之黄骅、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蒙古族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或作 ‘�� ()’, 姜姓。 《风俗通》: ‘齐厉公之后。’” 此以谥为氏。②郑樵又注:“ 《吴志》孙皓以孙秀奔魏,改姓厉氏。今东阳多厉氏。”③ 《姓氏考略》 引 《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厉国,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以国为氏。” 古之厉国,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④又据 《唐书》 云: “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则此由李姓所改。(按: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事发被诛,改其姓为 ‘厉’。)

汉代有厉温; 唐代有厉玄; 后梁有厉归真; 明代有厉升, 青田知县; 清代有厉鹗, 钱塘人。

猜你喜欢

  • 读音:luò【源】 ①系自任姓。炎帝参卢之后有落氏(6,60,62)。②落姑氏之后有落氏,见《风俗通》(1)。③春秋时赤狄皋落氏之后改为落氏(6,7,12,17,60)。④汉、晋时鲜卑人姓,檀石槐之西

  • 訥魯特

    读音:Nèlǔtè【综】 蒙古族姓。又称〔孛罕和洲〕,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和南部等地均有此姓(384)。

  • 读音:yáo国名,以国为氏。(见《国语·韦昭注》)▲<汉>铫期,郏人,虎牙大将军。

  • 库氏

    读音:kù shì孝文时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见《汉书·王嘉传》)

  • 布拉雅圖

    读音:Bùláyǎtú【综】 清正红旗蒙古骁骑校达虎之妻为布拉雅图氏(260)。

  • 读音:bá【源】 见《姓苑》(15,21)。罕见姓氏。《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姓氏词典》俱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注“拔” 云: “又写为 ‘茇’。” 由此可知: 茇、拔同

  • 读音:Bào《姓氏词典》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收载,其注云:“系暴姓分族。”

  • 读音:sòng见《姓苑》。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音“容”。《汉书·儒林传》: “鲁徐生善为 ‘颂’。” 颂与容同,谓善为礼容也,其子孙以为氏。一音sòng,为现行姓氏。

  • 读音:Xiān【源】 见《姓苑》(15,19,21,62)。【布】 安徽淮南有此姓(3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收载,未详其源。《姓氏词典》 称: “系仙姓分族。”(按:

  • 读音:jiān间姓即蕳姓,蕳,兰草也。(见《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