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ědǐ【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收载; 《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亦收。未详其源。
读音:sān wū氏于志,则三乌五鹿。(见《唐书·柳冲传》)凡氏于职者,三乌五鹿是也。(见《风俗通》)有三乌大夫,因氏焉。(见《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
读音:rǎn【源】 ①周惠王支子叔带之后有染氏,见《姓源》(17)。②即冉姓,字划之变也(6,7,12,15,60)。【望】 魏郡(17,21,418)。【布】 安徽淮南(362)、江西萍乡(371)
读音:Yǔ【综】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Wǔcān《中国姓氏大全》有载并注此音。其注“伍参”云: “历史上的复姓。亦作五参。为楚大夫伍参之后,子孙以为氏。”或音wǔshēn,姑兼收以备考。
读音:Cá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Jì【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江苏武进有此姓(314)。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北魏有寄多罗。
读音:Yòulǘ【源】 见《姓苑》(9,11,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Sìhé【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龢为和之古文,故似龢即似和。
读音:Shuāng双姓的来源是以封地为姓氏。夏朝时,颛顼之后受封于双蒙城,其后代有以双姓为姓者。双姓起初主要在今甘肃天水一带。双姓历史人物有双渐,宋朝官员,曾跟从朱熹学习。博学能文,为政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