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合魯

合魯

读音:Hélǔ

【源】 元时蒙古人姓(57,61,399)。【变】 ①改为刘氏。元至元中枢密院同佥、礼部尚书、后转兵部尚书铁木禄,合鲁氏,因其母刘氏,故又称之为刘汉卿(57)。②迺贤,字易之,合鲁氏,一作葛逻禄氏,义为马,故亦称马氏。居汝州郏县,徙鄞县,辟东湖书院山长,荐授翰林编修,出参桑哥失里军事,卒于军(399)。【人】 铁迈赤,合鲁氏,元至元中授蒙古诸万户府奥鲁总管(57,61,399)。哈刺䚟,合鲁氏,亦作哈鲁氏(61),元至元中累迁庆元路达鲁花赤,后升云南行省右丞(399)。


《姓氏词典》据《中国人名大辞典》 收载,其注云: “元世祖忽必烈时有铁迈赤,姓此氏。”未详其他。(按: 疑此即 《续通志·氏族略》所收之“哈鲁乌”; 《南村辍耕录》作“合鲁歹”。)

猜你喜欢

  • 读音:shēn【源】 夏王启之后有甡氏,见《路史》(60,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 《路史》云: “夏启后有甡氏。”此当系出姒姓。

  • 读音:Yuán【源】 见《姓苑》(7,9),《广韵》(11),一说,爰氏之后(17)。【望】 陈留(17,418)。【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市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

  • 读音:Xuán【源】 牟夷以防、玆二邑奔鲁为食邑,故鲁大夫有玆无还,后因以为氏(17)。一说,即兹。参见兹姓。【它】 兹、玆二字,音同义别。玆,黑也,归玄部;而兹,蓐也,又国名,归草部。参见《康熙字典

  • 读音:Quàn【源】 ①见《姓苑》(7,9,14)、《广韵》(11)。②唐时南诏国王(劝龙晟)之姓(14,15,21,62)。【望】 汲郡(17,418)。【布】 北京(91)、湖北武汉等地均有此姓。

  • 不更

    读音:bù gēng【音】 亦音Bùgēng(19,21)。更音láng(17)。【源】 ①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更氏,见《路史》(6,17)。②系自嬴姓。春秋时秦公子不更之后(7)。或,秦大

  • 桓泰

    读音:Huántài【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雅兰(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雅兰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未详其他。

  • 读音:Fà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入声”部,未详其源。后汉有发福,东海人,治 《诗》。

  • 伏俟龍

    读音:Fúsìlóng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后周大将军伏俟龙惠。”或作“伏侯龙”。盖侯、俟形近而讹,真伪莫辨,姑兼收。

  • 读音:yáo国名,以国为氏。(见《国语·韦昭注》)▲<汉>铫期,郏人,虎牙大将军。

  • 南宫

    读音:Nán gōng南宫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周文王“八士”之一有南宫括,其后以南宫为姓。二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仲孙闵,居住在南宫,他的后代遂以居住地地名命姓。三是春秋时鲁国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