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堆
【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
【综】 苗族姓。贵州凯里(旧炉山县)有此姓(116)。
读音:Wǔràoshí【综】 傈僳族姓。云南怒江地区傈僳族氏族名,以熊为图腾,傈傈语熊为五饶时,汉姓为熊(149,150)。亦作〔乌饶息〕、〔俄扒〕(149)。
读音:shù黄帝臣有竖亥。(见《淮南子》)罕见姓氏。 当为 “䜿(《姓氏考略》)、“豎”(《汉语大字典》)、“竪”(《姓氏词典》)之简化,《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收载,其引 《淮南子
读音:jiān【综】 蕳为蕑之异体字,今蕳、蕑为二不同之姓。台湾基隆、台北等地均有此姓(68,261)。望出淮南。汉有蕳忌,官中尉。(见《姓氏考略》)中尉蕳忌。(见《史记·淮南厉王传》)
读音:píng zhōu【源】 平州氏功大不赏,功臣怒而生变,平州出奔,见《周书·史记篇》。平州在山西介休西,见《盟会图疏》,是以地为氏(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读音:zhōng róng【源】 ①中容之国,舜之所生,后因以为氏,见《山海经》(17,60)。 ②古帝高阳氏时八恺之一仲容之后,因氏。古时“中”、“仲”相通(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
读音:Xiǎng【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山东新泰有此姓(359)。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南之卢氏,山西之临汾、忻州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ó【源】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之次子豫章王综,叛入北魏,梁武帝遂改综之子直为悖氏(7,21,63)。【望】 豫章(17,418)。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 《梁书·豫章王综传
读音:Xiá【综】源出不详。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姓氏词典》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其注称:“宋有遐至,明有遐旺。”未详其源。
读音:Āsū【综】 ①金时女真人姓阿速氏,清时改译为阿苏。正白旗满洲马甲伍三泰之妻为阿苏氏(260)。又,清正白旗蒙古马甲六十之妻为阿素氏(260),〔阿素〕似即阿苏之异译。 ②四川雷波上田
读音:tài bó【源】 春秋时吴后有泰伯氏,见《路史》(17,60,62)。【变】 一作太伯(17,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路史》注云:“吴后有泰伯氏。即太伯氏。”此以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