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富察

富察

读音:Fùchá

【源】 ①清时满洲八旗姓。凡六十三派,出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蜚悠城、讷殷、额赫库伦、讷殷江、吉林乌拉、长白山、赛音纳殷、辉发、席百、卦尔察、岳克通鄂城、马察、绥分、嘉木湖、沙晋和罗、苏完、打牲乌喇、黑龙江、界凡、伊兰费尔塔哈、虎尔哈、哈达、噶哈里和罗舍林村、那丹雅哈、登伊尔哈、尼雅木山、多浑、雅哈、冲鄂济巴布、多尔吉、乌喇、阿库里、富察、抚顺、塔山堡、瓦尔喀、辽河、那木冈、塔达、沈阳、英额、伊拉里、黑山、哈思湖、松花江、凤凰城、巴济、扎克丹、舍里、哈什马和罗、囊武、吉阳、德里倭赫、完颜、齐宾哈达、白都讷、费达、木公村、塔克什城等地(23,63,180,260)。富察为部名,以部为氏(23)。②乌苏氏改姓富察(23)。③清驻防新疆伊犁锡伯部有富察氏。【变】 ①后改为富、傅、李、惠等氏(89,180)。②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傅查氏、傅察氏、敷察氏(256)、镶红旗满洲闲散龙保之妻为傅扎氏,(260),〔傅查〕、〔傅察〕、〔敷察〕、〔傅扎〕等似均为富察之异译。【布】 北京、新疆察布查尔、巩留等地均有此姓。【人】 富察文绶,清满洲镶白旗人,雍正中授中书,乾隆中累擢陕甘总督(61)。


少数民族姓氏。《续通志》、《清通志》 之《氏族略》俱收载。其初,乃部落名,后以部为氏。金代为女真族姓氏,属女真黑姓,多为后族——金肃宗靖宣皇后、睿宗钦慈皇后、章宗钦怀皇后,皆富察氏。此为清人译名。金、元时或作 “蒲察”; 明人则译作“富车”。其后或另为李氏。至清,融为满族,散处沙济、叶赫、额宜湖、扎库塔、赛音、讷殷、额赫、库擒、讷殷江、辉发、吉林、乌拉、长白山等地方; 又,或为乌苏氏所改。“乌鲁理,本姓乌苏氏,(清)世宗宪皇帝命继其舅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公富宁安为嗣,因改姓富察氏。” (见 《清通志·氏族略》) 后或改为单字姓富、付、李。又为锡伯族姓。本为部名,或以部为姓,后改单姓 “”,盖取富察氏首音谐 “” 而得。

清乾隆时广西巡抚讬庸,姓此氏。

猜你喜欢

  • 公扈

    读音:gōng hù【源】 系自曹姓。春秋时邾娄国(后改称邹,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南26里之邾城)之族有公扈氏,见《公羊传》(60,62)。【人】 公扈古,春秋时鲁人(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

  • 關伊哩

    读音:Guānyīli【综】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双贵之妻为关伊哩氏(260)。

  • 長廬

    读音:Chánglú历史上罕见之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长卢”云: “《庄子》作 ‘长芦’; 《诸宫旧事》 作 ‘长庐’。以地为氏。”

  • 读音:jìn尽言,眉山人,秦桧死,推汤鹏举为侍御史。(见《奇姓通》)

  • 蒲成

    读音:pú chéng【综】春秋时晋大夫有蒲成南(15,21,24,60)。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周代晋有大夫蒲成南,其为蒲城氏之始耶?

  • 攜蒙

    读音:Xiéménɡ【源】 关西复姓,见《通志·氏族略》(12,63)。

  • 合忒乞歹

    读音:Hétèqǐ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合忒乞歹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塔奇尔岱〕(24)。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收载;《续通

  • 读音:jìng汉河内令镜敛。后唐同光中有媵臣镜新磨。(见《姓苑》)

  • 读音:xù【音】 又音处(Chù)(17)。【源】 ①古有畜国,周时为邢侯邑,后又并入于晋,见《姓考》。楚雍子奔晋,晋侯与之鄐(故城在今河北邢台境内),后因氏,见《左传》(17,62)。②系自嬴姓。春

  • 读音:shè【源】 获罪而得赦,因以为氏(60,62)。【望】 河东(17,418)。【人】 赦厥,战国时赵简子之臣,见《说苑》(60,62)。赦敬,明时河南中牟人,正统举人(15,21,24)。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