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óng

【源】 ①系自姒姓。周时彤伯,盖系彤城氏之后,见《史记》(60,62)。②系自姬姓。周成王支庶封于彤(故城在今陕西华县),后以国为氏,见《路史》(11,12,17,21,60)。【变】 ①周卿士彤伯之裔孙避仇改为彤氏(7,12,21)。②一作肜(17)。【望】 汝南(17,418)。【布】 北京、湖北武汉、四川成都(91)、山西汾阳(278)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临汾,湖北之武汉,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出于彤伯。周同姓之国。为成王宗伯。”此以国为氏,系出姬姓 (按: 《姓氏考略》据《路史》 注云: “周成王封支子于彤。后以为姓。”与郑樵所云不尽相同)。②或为彤城氏所改 《姓氏考略》据《史记·夏本纪·索隐》 注云: “周有彤伯,盖彤城氏之后。”或云: “彤伯为成王宗枝。”则此亦系出姬姓 (按: 司马迁 《史记·夏本纪》 载: “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若此,则彤城氏本系出姒姓。或者夏、周之后皆有彤城氏?姑存疑)。

明代有彤浩,永乐中三水县教谕; 又有彤铠,南昌千户。

猜你喜欢

  • 读音:Mǎ马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源于嬴姓,为马服氏所改。战国时,赵奢封马服君,他的子孙用马服当做姓,称为马服氏。后来又省去了服字,世代姓马,称为马氏。二是少数民族姓氏。如金朝西域人马庆祥,

  • 烏蘇魯

    读音:Wūsūlǔ【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阿尔太之妻为乌苏鲁氏(260)。

  • 火里剌

    读音:Huǒlǐlá元代“色目人” 姓氏。为元代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收载; 《续通志·氏族略》作“和尔拉”。

  • 加牟

    读音:Jiāmóu《姓氏词典》据《晋书》 收载,其注称: “晋有加牟臣芝。”未详其源。

  • 大赘

    读音:dà zhuì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见《汉书·王莽传》)后以官为氏。

  • 果博爾

    读音:Guǒbóěr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 援引 《朔方备乘》 收载。或作 “郭博勒”,后改单音姓“郭”,盖以其首音谐“郭”而得。

  • 的斤

    读音:Dìjīn【综】 元时蒙古人姓(33)。

  • 堵師

    读音:Dǔshī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收载; 《姓氏词典》据《姓谱》亦载,其注云: “系春秋时郑国堵师叔的后代。”一作“覩 (睹)斯”。

  • 訾陬

    读音:zī zōu【源】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时诸侯有訾陬,以国为氏。帝喾妃訾陬氏女是也(7,12,60)。【变】 《史记》作陬訾氏(12)。亦作〔訾娵〕(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 穆爾温塔岱

    读音:Mùěrwēntǎ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续通志·氏族略》收载; 陶宗仪《南村轰耕录》译作“木温塔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