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Zhēng

【音】 征氏有Zhēng、Zhǐ二音(15,17,63)。参见徵(Zhǐ)姓。 【源】 ①商时有理徵,字德灵,以直道不容于纣而死,其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其后有征氏(10,12,17)。②嬴秦之后(8,60,62)。徵国嬴姓,即汉冯翊徵县(故城在今陕西澄城西南25里),以国为氏(17)。③汉时王莽遣大司马严光、康丹击匈奴,皆赐姓征氏,号二征将军(7,11,21,60)。④氐人姓。东晋末,氐人征东莱降汉主刘渊(242)。 【变】 《广韵》作〔��〕、《玉篇》作〔��〕(17)。 【望】 吴郡(418)。 【布】 北京、浙江海盐等地均有此姓。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杜预《左传》 注云: “理徵之后。”此以祖辈名为氏。当系出理氏。理徵,商代人,以直道不容於纣而死。② 《姓氏考略》 据 《路史》 注云:“赢秦之后。”③其据《汉书·王莽传》 注云: “莽遣大司马严尤与廉丹击匈奴,皆姓徵氏。”则此为严姓、廉姓所改。望出吴郡。

一音zhǐ,亦姓。

汉代有徵侧; 三国吴有徵崇。

猜你喜欢

  • 读音:Nòu《姓氏词典》 引 《贵姓何来》 收载,未详其源。(按:槈,与 “耨” 同。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槈,亦作耨。”疑此乃耨姓之分族。)

  • 侯伏斤

    读音:Hóufújīn《姓氏词典》 据 《太平图话姓氏综》 收载。其注云: “北魏时代北姓,后改为斤氏。” (按:疑乃“俟伏斤”之讹。)

  • 費羽

    读音:Fèiyǔ【综】代北姓。后改为羽氏(12,21,27,63)。疑系羽弗氏之讹(7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后改为羽氏,未详其他。

  • 读音:Nàn/Nann【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 读音:Hàn【源】 ①汉禅让于魏后,子孙有以汉为姓者(12,17,60)。三代之时,天子诸侯传国,支庶传氏。其传国者,国亡,则以国为氏。三代之后虽有国号,无问嫡庶,皆以氏传,而谓之姓。如汉家虽亡,亦称

  • 鵊冶

    读音:Jiáyě《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收载。其注云: “《汉书·艺文志》有鵊冶子。”未详其他。 (按: 鵊冶, 似为 “鵊治”之讹。 盖治、 冶形近而讹。)

  • 葵邱

    读音:Kuí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齐邑也。” “以邑为氏。”一作“葵丘”。

  • 無圉

    读音:Wúyǔ【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公子无圉之后,见《姓考》(17,62)。 ②楚大夫无圉之后,见《广韵》(6,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据《广韵》注云:“出自楚,芈姓。”

  • 五父

    读音:Wǔfǔ【源】 春秋时陈佗名五父,后因氏,见《姓源》(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姓源韵谱》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

  • 德杜爾

    读音:Dédùěr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瑷珲县志》 收载。或作德都尔、德笃尔、德敦等。后改单姓“德”、“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