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jiē

【源】 ①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有接昕(6,7,12,17)。②春秋时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60,62,63)。【望】 冯翊(17,418)。【变】 或作〔擑〕、见《集韵》(63)。【布】 广西都安(288)、浙江普陀(297)、山东沂水(332)、莒县、安徽淮南(362)、台湾台北、宜兰(64,68,261)、黑龙江穆棱、江苏建湖、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接武,明时莒州人,正德中举人任知县(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安徽之贵池,广西之荔浦,河北之围场,山东之沾化、鱼台、龙口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 之《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姓氏考略》 注云: “盖齐国之姓,为子渊捷之后。”《姓氏词典》 则云: “源于子渊氏。春秋时齐有接姓,系齐公族子渊捷的后代。” 《中国姓氏大全》 则云:“战国时齐国接子的后代。” 姑抄录以备考。②郑樵则云: “《三辅决录》 有接子,名昕,著书十篇。” 《姓氏考略》 则云: “接氏,即捷氏。《三辅决录》 有接昕,王应麟谓 ‘即 《汉书·艺文志》 之捷子’。”

元代有接待奴; 明代有接武,举人,任知县。

猜你喜欢

  • 读音:Shī施姓来源有四个。一是上古夏朝时期,有个诸侯国叫施国(在今湖北恩施境内),亡国之后,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二是出自姬姓,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字施父,其后人以其字为氏。三是

  • 謝資

    读音:Xièzī藏族姓氏。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部落名,以部为氏,或省改而为“谢”。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敖佳

    读音:Áo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玛察(23,63,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玛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后或改为单姓“敖”。

  • 烏爾呼諾特

    读音:Wū’ěrhūnuòtè【综】 清蒙古镶白旗中有乌尔呼诺特氏(259)。

  • 读音:Yǎo《姓氏词典》引 《二十五史人名索引》收载,“元有咬难、咬信哥; 明有咬住。”未详其源。

  • 读音:Yán【源】 ①《说文》有阎而无闫。今《姓谱》分为二姓,见《正字通》(60,80)。亦见《姓苑》(15,21,24)。②瑶(117)、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布】 台湾(68,261)、山西、陕西

  • 读音:Lǎo/Lau【源】源出不详。湖南湘潭有此姓(373)。

  • 布利托夫

    读音:Bùlìtuōfū【综】 鄂温克族姓。氏族名,以族为姓,世居额尔克纳河,后又分化为布利托托、布利托固德林两个新氏族(192)。

  • 徒单

    读音:tú dān徒单,汉姓曰杜。(见《金史·国语解》)▲<金>徒单四喜,哀宗皇后弟。<元>徒单政,卫辉人。

  • 读音:Miǎ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