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ūn

【源】 ①系自姞姓。黄帝裔孙封于敦,后灭于郑,子孙以为氏(11,12,17,60)。②史敦之后。史敦系秦文公时人(11,21,60)。③清时满洲人姓(260)。【望】 陈留(17,21,418)。【布】 河南卫辉(287)、江西兴国(353)、安徽淮南(362)、浙江余姚(389)、台湾桃园(64,68,261)、彰化(64)、山西广灵(391)、辽宁沈阳、河北获鹿、望都、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敦昌,汉时弘农人(12,21)。敦铎,明时滁州人,保定推官(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辛集、获鹿,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长治,广西之荔浦,云南之陇川、邱北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陈留风俗传》云: “敦氏,姞姓之后。” ② 《续通志·氏族略·补遗》注曰: “秦史敦之后。”则以名为氏。

春秋时卫有敦洽,(按: 《中国姓氏大全》 引作“敦治”); 汉代有敦倚; 晋代有敦伟; 元代有敦必乃。

猜你喜欢

  • 读音:yù【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台湾台北有此姓(68,261)。【人】 浴沂,明时陕西略阳人,永乐举人,任通判(15,21,24,60)。罕见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归“入声”

  • 读音:xù【源】 见《姓苑》(15,21,60)。【布】 浙江萧山(209)、江苏高淳(305)、广西钦州(364)、湖北蒲圻(372)、贵州赤水(442)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多此姓:

  • 读音:dǎn【源】 系自姬姓。古公亶父之后(60)。古公亶父乃周之始祖后稷之曾孙,即周太王,初居邠,后迁于岐山之下,始改国号曰周,武王追尊为文太王。古公亶父之子为亶父,其后为亶氏(9)。【望】 河南(

  • 什克豅

    读音:Shíkèténg【综】 清镶红旗满洲马甲必里克图之妻为什克腾氏(260)。

  • 读音:Huà华姓的来源有三个。一是源于封地。春秋时期,宋戴公子考父,受封于华(故城在今河南新郑北),其后以邑为氏。二是夏代仲康封于西岳华山,因以为华氏。三是清代爱新觉罗氏豫亲王后人有改姓华者。

  • 逹瑚哩

    读音:Dáhú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乌呼哩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疑即达呼哩。清乾隆时镶白旗副都统博斌,姓达呼哩 (见《中国人名大辞典》),隋唐时契丹有达呼哩氏;

  • 韋彭

    读音:Wéipéng【源】 见《诗经·商颂笺》(63)。

  • 敍瞿

    读音:Xùqú【源】 彝族姓(375)。

  • 趣巢普

    读音:Qùcháopǔ彝族姓氏,出自侍臣之族。其先祖随侍土司而得姓。后改为汉姓“李”。见《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 读音:qí【源】 ①相传黄帝得姓十四子中有祈姓,其后以姓为氏(17,60)。 ②帝尧伊祁氏之后,祁一作祈,见《路史》(17,21,60)。③周时有祈父之官,一作圻父,职掌封圻兵甲之事,世官之后以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