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dǒu

【音】 又音Xiá(77,86)。亦音Dǒu(斗),见《百家姓考略》(76)。【源】 系自姜姓。战国时田和篡齐,迁齐康公于海上,穴居野食,以斜为氏,见《姓谱》(60,62)。亦见《姓苑》(15,21)。【望】 辽阳(60)。【布】 浙江江山(325)、义乌(277)、江西宁都(280)、台湾彰化、桃园、南投、台中(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罕见姓氏。今福建之上杭有分布。汉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收载。《姓氏考略》据《氏族姓谱》(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作“氏族谱”)注云: “系出姜姓。田和篡齐,迁太公于海上,穴居野食,以斜为氏。望出辽阳。”(按: “太公”当指“太公之后”,或“”作“”,田和废康公,迁诸海滨,自为齐王,史称齐威王。)

吴越有斜滔; 金代有斜葛。

猜你喜欢

  • 伊爾佳

    读音:Yīěrjiā【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察哈尔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bàn【源】 ①见《姓苑》(15,21,62)。②宋时王安石异名半山,其后或有以为姓,如稷姓、鹤姓之类。或以地名为氏(62)。③傣族姓(164,165)。【变】 一作伴(91)。【布】 云南德宏

  • 色木奇哩

    读音:Sèmùqí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黑龙江(23,63,180,260)。【变】 亦作〔色穆奇理〕(180,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 读音:qín【音】 覃氏有Tán、Xún、Qín三音(17,82)。见覃(Xùn)。【源】 系自妘姓。谭去言为覃氏(11,12,60)。【望】 齐郡(17,418)。【布】 分布较广,不同音之覃姓约占

  • 合音

    读音:Héyīn【源】 鄂温克族姓(氏族名)。系出索伦部落音千氏族(192)。

  • 索綽囉

    读音:Suǒchuóluō【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八派,出辉发、吉林、叶赫、讷殷、乌喇、和多穆哈连、老塞子、索绰络等地(23,63,180,260)。以地为氏(23)。【变】 ①亦作〔索绰络〕(180

  • 大利稽

    读音:dà lì jì【源】 ①代北三字姓(21)。②北周时宇文氏赐怀宁郡公大将军蔡祐姓大利稽氏(7,12,17)。【变】 ①北魏孝文帝时改大利稽氏为邰氏(12,21,44,60)。一说北魏孝文帝改代

  • 读音:Xuàn【源】 后世有铉氏,当因宋避玄字讳时,加金旁以别之。如句字加草为苟,加系为絇之类,见《姓氏寻源》(60,62,63)。【布】 江苏铜山、山东泰安(62)、东平、台湾高雄(68,261)、

  • 囊嘉特

    读音:Nángjiātè【源】 ①清蒙古八旗姓。世居科尔沁(23,63)。②今蒙古族有囊家台氏,〔囊家台〕似即囊嘉特之异译。【布】 内蒙古巴林右旗中部有此姓(384)。【人】 囊嘉特乌拉岱,清蒙古正蓝

  • 怯烈歹

    读音:Qièlièdǎi【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怯烈歹(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齐哩克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