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里
【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樗里璠,晋时人,著《春秋土地记》三卷(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亦作樗氏,嬴姓。秦丞相樗里子之后也。名疾,秦惠王弟。”《姓氏考略》亦注: “《姓纂》: ‘樗里子,名疾,秦惠之弟,居渭南阴乡之樗里,故号樗里子’。樗里氏当出此,望出西河。”
汉代有樗里牧恭。
【源】 系自嬴姓。春秋时秦惠王异母弟,名疾,为丞相,封渭南阴乡,其里有樗树,故号樗里子,因氏,见《风俗通》(1,11,15,17,21)。【望】 西河(17,60,418)。【人】 樗里璠,晋时人,著《春秋土地记》三卷(6)。
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亦作樗氏,嬴姓。秦丞相樗里子之后也。名疾,秦惠王弟。”《姓氏考略》亦注: “《姓纂》: ‘樗里子,名疾,秦惠之弟,居渭南阴乡之樗里,故号樗里子’。樗里氏当出此,望出西河。”
汉代有樗里牧恭。
读音:Xiá/Shya,Sva,I【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yuè jiāo【源】 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大夫越椒之后(7,21)。或为斗越椒之后(12,60,62)。又作伯棼越椒之后(17,62)。②系自子姓。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越椒氏(60,62)。历史
读音:Wù【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91)。浙江上虞(279)、萧山(209)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汉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新编千家姓》
读音:xìng lì【源】 党项别部有姓利氏(60,62)。【变】 一作往利(60,62)。历史上羌族之党项人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党项别部有姓利氏。一作 ‘往利’。”或作“生
读音:Dìèr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其先齐诸田,汉武帝徙之诸陵,以门秩次第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氏(按:登,或作‘癸’。)。”此“以次为氏”,出田氏。唐代有第二·从
读音:Báhànnà【源】 北周时人姓,见《后周书》(17,62)。《姓氏词典》 引 《姓觿》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Dòu/Dow【综】源出不详。江苏武进有此姓(314)。
读音:Níshú《姓氏词典》引 《唐书》收载。其注称: “唐有泥孰·匐、泥孰·啜、泥孰·莫贺设。”未详其源。
读音:Guōjiā【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五派,出苏完、盖州、瓜图里、哈什、辉发等地(23,63,180,260)。清驻防索伦正黄旗中有此姓(260)。【变】 后改为郭氏(180)。【人】 郭佳穆彰阿
读音:Shēnmùlī【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朱舍里(一作珠舍哩)(23,63,180,260)。【变】 一作〔申穆理〕(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珠舍哩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