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ài

【源】 ①周太王长子周泰伯之后,见《姓源》(17,62)。②周文王之臣泰颠之后(7,60)。 【望】 京兆(17)。 【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人】 泰史林,汉成帝时将军(21)。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辽宁之清原,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老河口,广东之吴川、新会,广西之荔浦、田林,福建之清流,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 亦收。《姓氏考略》 注云:“泰颠之后。” 泰颠,相传为周文王四友之一。一作“太颠”。

汉代有泰史林,成帝时为将军; 明代有泰行实,安远知县; 又有泰穀(谷),潭县知县。

猜你喜欢

  • 輿期

    读音:Yúqī【源】 周封少昊之后于祁,而置莒后兹舆徙于计。二世兹丕复归莒,至纪公为纪姓,传30世而灭于楚,其后有莒氏、万氏、莒子氏、舆期氏、兹丕氏、展舆氏等(19,21)。

  • 读音:kè【源】 ①见《姓苑》(15,21,60)。②蒙古族姓(255)。【布】 北京(92)、河南开封、河北任邱、江苏镇江(62)、武进(314)、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广

  • 威古特

    读音:Wēigǔ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260)。【变】 清正黄旗蒙古领催色尔固朗之妻威武特氏,镶蓝旗蒙古护军甘珠尔之妻为魏古特氏(260),〔威武特〕、〔魏古特〕等似均为威

  • 額爾特肯

    读音:Éěrtèkěn《姓氏词典》 据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载。其注云: “蒙古族姓。清乾隆时二等男爵普尔普,姓此氏。”

  • 渴俟

    读音:kě sì代北姓,后改为纸氏。(见《魏书·官氏志》)一作渴侯氏。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 《中文大字典》 引 《郑通志·氏族略》亦收,其注云: “渴俟氏改为纸

  • 阿貢

    读音:A-gòng【源】 彝族姓(375)。

  • 司鴻

    读音:Sīhóng【源】 ①古司鸿祀者之后,以官为氏(21,60)。②或为司射鸿者,以其职为氏(60,62)。【人】 司鸿苟,上古时人,著书(1,7,9,12)。司鸿仪,汉时中大夫(1,7,9,12)

  • 读音:Cōng《姓氏词典》引 《唐书》 收载。其注称: “唐有葱勿雅。”未详其源。

  • 读音:miǎn【源】 黄帝臣冕侯之后(17,60,62)。亦见《姓苑》(15,21)。【布】 北京有此姓(91)。现行罕见姓氏。今北京有分布,《姓氏考略》亦载,其据《姓考》 注云: “黄帝臣冕侯之

  • 读音:Nìng【源】 ①系自姬姓。卫康叔之后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故城在今河南修武,或今获嘉),季亹弟顷叔生跪,以邑为氏(6,7,9,12,17)。②唐时西原(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南50里)蛮豪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