漚
【源】 系自姒姓。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8,17,60)。【布】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路史》注云:“沤氏,越王无疆之后。”系出姒姓。
【源】 系自姒姓。春秋越王无疆之后有沤氏(8,17,60)。【布】台湾台南有此姓(68,261)。
现行罕见姓氏。今广西之灌阳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其据《路史》注云:“沤氏,越王无疆之后。”系出姒姓。
读音:Mòlèzhé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松花江(23,63,180,260)。 【变】 ①后改为葛、孟氏(180)。②一作〔墨尔哲勒〕(259,260)。③清正白旗满洲马甲满升之妻为墨勒哲
读音:bù yí【源】 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不夷氏,见《路史》(60,62)。春秋时宋大夫不夷甫须之后,见《世本》(60)。不夷系宋大夫采邑,因邑为氏,见《姓谱》(17)。【变】 或作不苐,亦作不茅(4
读音:sān kàng【源】 ①系自子姓。周时宋微子启(商纣王之兄)之后,见《路史》(6,7,60)。②三伉为春秋时卫邑,晋公子重耳封舅犯於三伉,支孙因以为氏,见《风俗通》(6)。【变】 一作〔三
读音:Tǎluó珞巴族姓氏。出自阿帕塔尼部落,《中国人的姓名·珞巴族》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Fēnghú【源】 黄帝时善识剑者风胡之后(11,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黄帝时善剑者风胡之后。”《越绝书》 载有风胡子。
读音:Xīlè【综】 清正白旗满洲马甲布喀之妻为西勒氏(260)。又,清正白旗满洲护军雅保之妻为希勒氏(260),〔希勒〕似即西勒之异译。
读音:Tǔluó【综】 或作叱罗。北魏时改吐罗氏为罗氏,见《魏书·官氏志》(7)。吐罗、叱罗实为一姓。但今出土之北魏关中碑文上确有吐罗氏(78)。【人】 吐罗协,北魏时南阳人(7)。《姓氏词典》 收载
读音:ruò【源】 ①相传颛顼帝始都若水(在今宁夏固原东北),其支庶有若氏,见《路史》(17,60)。②春秋时齐大夫采邑,因氏,见《姓源》(17)。③汉时羌人姓。汉宣帝神爵二年封若羌为帅众王,见《通鉴
读音:Bīng【源】 ①见史游《姓氏急就篇》(63)。②台湾土著姓(65)。【布】 安徽淮南(362)、甘肃永昌(392)、台湾嘉义(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阳
读音:Wùyán【源】 金时女真人姓。源自辽时乌丸部,后称乌延部,以部为氏。兀颜即乌延之异译(71)。【变】 后改为朱氏(13,71)。【望】 陇西(60,71)。【人】 兀颜讹出虎,金时隆安府猛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