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離
【综】 唐时吐蕃首领之姓(50,60,62)。唐吐蕃将尚婢婢遣磨离罴子将兵拒论恐热,其属烛卢巩力劝罴子按兵拒险,罴子不从而败(7)。
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唐书》云:“吐蕃首领之姓。”
唐代有磨离罴子。
【综】 唐时吐蕃首领之姓(50,60,62)。唐吐蕃将尚婢婢遣磨离罴子将兵拒论恐热,其属烛卢巩力劝罴子按兵拒险,罴子不从而败(7)。
历史上吐蕃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唐书》云:“吐蕃首领之姓。”
唐代有磨离罴子。
读音:Nímǎqí《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云: “满族姓。清嘉庆时甘肃提督达三泰,姓此氏。”
读音:Wàng【综】 帍音望。据《癸辛杂识》载,帍令史,元时河间人(21)。
读音:běi guō【源】 春秋时齐大夫居北郭(北门之城称北郭),因以为氏(7,17)。一说,齐大夫北郭佐,字子车,其后有北郭氏(12,15,21,60)。【人】 北郭骚,春秋时齐人,与晏子为友(7,
读音:Qiǎng《姓氏词典》 引 《贵姓何来》 收载并注此音。未详其源。
读音:Chìdòuhún【源】 叱豆浑为柔然一部落,属鲜卑,亦异译为〔折豆浑〕、〔是豆浑〕,“是豆浑”蒙语意为巫者,故叱豆浑源出巫者,后以此为姓(425)。【变】 叱豆(60,62,63),豆浑(42
读音:Wūlǎnghǎ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巴颜鄂隆(23,63,260)。清满洲正蓝旗亦有此姓(259)。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巴颜鄂隆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 收载
读音:Qíěrguǒtè【源】 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察哈尔(23,63)。【变】清正蓝旗蒙古护军校达青阿之妻为济尔莫特氏(260),〔济尔莫特〕似即奇尔果特之异译。【人】奇尔果特嘉穆苏,清蒙古正红旗人,
读音:Bólèzhuōk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乌拉(23,63,180,260)。【变】①亦作〔博尔卓克〕(259,260)。②清满洲正蓝旗、驻防伊通满洲镶黄旗中均有伯尔卓克氏(259),〔伯尔
读音:Dù杜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以封地为姓氏。陶唐氏后裔在西周时建唐国,称唐杜氏。后周成王灭唐,封弟弟虞于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杜伯,子孙居杜城,因以为姓氏。二是杜康之后。相传杜康
读音:Tángxiàng【源】 帝尧之裔在周为唐相氏,因以为姓(6)。疑为唐杜氏之讹。《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元和姓纂》注云:“周有唐相氏。”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