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
【源】 ①系自嬴姓。谷伯绥之裔,以国为氏(7,12,17,60)。②系自姬姓。周公族之后(8,60,62)。【望】 襄阳(60),广陵(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谷忠,汉时鲁相(9,12)。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赢姓,伯爵,春秋穀伯绥之裔也。今襄阳榖城县西北五里故穀城是也。子孙以国为氏。”②《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周公族之后。”则此当系出姬姓。
汉代有穀思,为鲁相。
【源】 ①系自嬴姓。谷伯绥之裔,以国为氏(7,12,17,60)。②系自姬姓。周公族之后(8,60,62)。【望】 襄阳(60),广陵(17,418)。【布】 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人】 谷忠,汉时鲁相(9,12)。
罕见姓氏。《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赢姓,伯爵,春秋穀伯绥之裔也。今襄阳榖城县西北五里故穀城是也。子孙以国为氏。”②《姓氏考略》注引 《路史》云: “周公族之后。”则此当系出姬姓。
汉代有穀思,为鲁相。
读音:Jiǎo【源】 见《姓苑》(15,21)。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利川有分布。汉族、土家族姓氏。《中文大字典》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Gùsuǒ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yīng毕万之后有罂氏。(见《路史》)
读音:Xū【源】 ①系自风姓。太昊(即伏羲氏)之裔封于须句(故城在今山东东平东之须城),后灭于邾,子孙以国为氏。后有去句为须氏者(4,6,9,12,17)。 ②系自姞姓。商时密须国(故城在今甘肃灵台西
读音:Wāng《姓氏词典》引《姓苑》收载并注此音。其注称: “汉代有尫充。”未详其源。
读音:Zōu【源】 ①越王勾践之裔,闽粤王无诸、越东海王摇,均驺氏(7,9,12,17,60)。②系自曹姓。邾文公迁于绎(故城在今山东邹县东),改号曰驺,因氏(17,60,62)。【变】 亦作邹(62
读音:Yī伊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伊尹之后。二是为少数民族改姓而来。伊姓今尤以河北为多。伊姓历史人物有伊尹,商朝大臣,伊姓始祖。曾辅佐商汤灭夏,综理国事,是上古时期有名的贤相。伊姓在《百家姓》中
读音:zǐ biǎn《庄子》有子扁子。(见《元和姓纂》)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 《元和姓纂》云: “ 《庄子》有子扁子。” 又据《古今姓氏书辨证》 云: “《庄子》有子扁庆
读音:Fùshì《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Hègǔ【综】唐时关中有此姓(60,62,63)。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元和姓纂》云: “今关中有此姓。”唐代“关中”,即今之陕西一带。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