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Nà

【源】 ①见《姓苑》(7,9,12,15,60)。②西夏人姓(240)。③清时甘肃西宁县(即今青海西宁)土司,为纳沙密西番人,后以纳为氏,世居纳家庄(72)。④元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剌丁官陕西行省平章政事,其后裔以其四字分别为姓。今回族纳氏出于其后。⑤土族姓(195)。【望】 临湘(17,418)。【布】 云南通海河西纳家营(105)、泸西(374)、东川(380)、昆明、双江、新疆呼图壁(342)、台湾、台北、高雄、花莲(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纳台,明时四川什邡人,永乐中湖南常德卫千户(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泸水、邱北、河口、陇川、马关,山西之太原、大同,甘肃之酒泉、永登、舟曲,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汉、回、土、珞巴、傈僳、哈尼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入声” 部。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据 《姓苑》 注云: “临湘有纳湖,本属纳氏。”此之纳氏,为姓书最先载者,所惜未道其详也。②回族之纳姓,则为元代著名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刺丁之后,盖取其名之首音谐以汉字 “” 而为单姓,或改为“”、“”、“”、“” 等姓。③土族之纳姓,则出自 “纳速剌”。明洪武四年 (公元1371年) “诺延”沙密率部降明,其子纳速刺,依汉习取 “纳速刺”之首音谐以汉字 “”而为姓; 人称纳土司。④珞巴族之纳姓,本为部落名,以为姓。注②——④见 《中国人的姓名》。

明代有纳台,常德卫千户。

猜你喜欢

  • 苾悉

    读音:bì xī【综】 唐时突厥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见《唐书·突厥传》(60,62)。后改为苾氏(62)。历史上突厥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唐书·突厥传》 云: “郁射施大酋有苾悉姓。

  • 朱佐

    读音:Zhūzuǒ【综】 源出不详。上海嘉定有此姓(351)。

  • 舒隆烏魯

    读音:Shūlóngwūlǔ【源】 清时库页岛上费雅喀人姓(429)。

  • 克依克哷

    读音:Kèyīkèliè【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三姓(23,63,180)。【变】 亦作〔克衣克勒〕(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三姓地方 (即今黑龙江之依兰县),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

  • 读音:tuō【音】 脱氏有Tuō、Tuò二音,参见脱(Tuō)姓。【综】 金陵旧院有顿、脱诸姓……,予在江宁,闻脱十娘者,年八十余,尚在,见《池北偶谈》(86)。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黑龙江省

  • 匝尼

    读音:Zā'ní景颇族姓氏。其汉意为 “熊”,以小动物名称为姓氏。见《中国人的姓名·景颇族》。

  • 虚連題

    读音:Xūliántí历史上匈奴族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 《后汉书·南单于传》 曰: “单于姓虚连题……”《中国姓氏大全》作“虚连头”; 《姓氏词典》称:“又作虚连鞮”,姑兼收以备考

  • 夹谷

    读音:Jiāgǔ夹谷姓源自少数民族。宋朝时,女真族中有“加古”部落,后讹为夹谷。夹谷姓初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今上海、辽宁等地有少量分布。夹谷姓历史人物有金代进士夹谷衡,曾任东平府教授,后调

  • 唐括

    读音:táng guā【源】 金时女真人姓。唐括,女真部落,又译唐古、唐适、同古等,世与金皇室完颜部通婚,以帅水(今呼兰河北支通肯河与双阳河)为居住中心(397),以部为氏(17,21,57,60,7

  • 努特

    读音:Nǔtè【综】 清蒙古正蓝旗中有努特氏(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