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yuàn

【音】 亦音远(Yuǎn)(17)。而《辞海》(84)与《中国姓氏大全》(91)均音Yuàn。【源】①殷武丁之子文(一作支)封苑侯,其后以爵为氏(7,12,17,60)。②春秋时齐大夫苑何忌之后(17,60)。【望】范阳、永宁、马邑(17,60,418)。【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3%。尤以安徽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苑姓人口58%。【人】苑文,东汉时中牟令(15,21)。


现行较常见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鸡泽,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广东之高要等地均有分布。汉、回、满、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 亦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亦作 “”。《状》云: “商武丁子先受封於苑,因以为氏。” 武丁子“”,或作“”。此以国为氏,系出子姓。② 《姓氏考略》 注云: “ (春秋)齐大夫苑何忌之后。”望出范阳、永宁、马邑。

后汉有苑康,太山太守; 唐代有苑咸,成都人,司经校书中书舍人; 五代有苑玫,淮南节度副使。

猜你喜欢

  • 读音:xìng【源】 见《姓苑》(7,12,60)。【望】 齐郡(17,418)。【布】 安徽淮南(362)、四川(59)、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江西之永修、山西之忻

  • 读音:fǎng【源】 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 收载,未详其源。

  • 賀拔

    读音:Hèbá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与后魏同出阴山,世为酋长。代北人谓地为 ‘拔’,言总有其地,而人相贺,因以为氏。”《中国姓氏大全》 称: “后改姓贺。

  • 榮叔

    读音:Róngshū【源】 周大夫荣叔之后,见《路史》(6,15,17,60)。【人】荣叔遥,春秋时韩大夫(12)。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注云: “周大夫荣叔之后。”郑樵将其归

  • 读音:Zōu【源】见《姓苑》(15,21,62)。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载,未详其源。

  • 益輦

    读音:Yìniǎn【源】 金时女真人姓。原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变】 亦作〔叶不辇〕(71)。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年〕(24)。或即遥辇氏(71)。【望】 彭城(71)。

  • 读音:xiào【源】 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孝公支孙之后,以谥为氏,见《风俗通》(1,6,7,11,17)。【望】 平原(17,418)。【布】 浙江萧山(209)、广东(92)、安徽淮南(362)、江苏

  • 读音:kuò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见《元和姓纂》)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元和姓纂》云:“南宫适之后,以名为氏。”(按:“适”音kuò,不读shì,亦非“適”之简,乃ᖣ

  • 读音:Ŏu【综】源出不详。浙江萧山(209)、安徽桐城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朔州,安徽之贵池、泾县等地均有分布。《新编千家姓》亦收,未详其源。(按:藕,莲之根茎,此当

  • 读音:ráng【源】 ①春秋时齐大司马田穰苴之后,穰系所食之邑,因以为氏,见《风俗通》(1,9,11,12,15)。②古穰国,芈姓,后灭于楚,为楚大夫采邑(17)。③穰,战国时韩邑(故城在今河南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