蔄
【音】又音漏(Lòu)(17,80)。【源】见《集韵》(7,15,21,81)。【望】淮南(17,418)。【布】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极罕见姓氏。《玉篇》 收载,注云: “方苋切,姓也。”《汉语大字典》音màn。姑兼收。
【音】又音漏(Lòu)(17,80)。【源】见《集韵》(7,15,21,81)。【望】淮南(17,418)。【布】台湾台北、高雄等地均有此姓(64,68,261)。
极罕见姓氏。《玉篇》 收载,注云: “方苋切,姓也。”《汉语大字典》音màn。姑兼收。
读音:yáo偃姓后有谣氏。(见《潜夫论》)
读音:Mùsèché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佛阿拉(23,63,180,260)。【变】①后改为色氏(180)。②一作〔穆色陈〕(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佛阿拉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清
读音:xī【源】 ①古有夕国,见《姓考》。古夕侯之后有夕氏、昔氏,见《风俗通》(17)。②汉时巴板楯蛮(土家族之先民)七姓有罗、朴、督、鄂、度、夕、龚,见《汉书》(7,17)。【望】 巴郡(17,41
读音:Bó【综】 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bǔ见《姓苑》。唐补珍珠,中常侍。(见《奇姓通》)
读音:Yóu/Yu【综】 源出不详,见《中日姓氏汇编》(401)。
读音:xín望出广汉,今蜀中有此姓。(见《通志·氏族略》)▲<汉>镡显,安帝时豫州刺史。<三国蜀汉>镡承,广汉人,少府太常。
读音:Guǎng广姓出自古代传说仙人广成子后裔。广姓历史人物有宋代官员广汉,官赣州通判军事,政绩显著,百姓立碑纪念。广姓在《百家姓》中排第三百五十七位。广成子之后有广氏。望出丹阳。(见《风俗通》)
读音:Mùhélín【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穆和林(23,63,180)。以地为氏(23)。【人】清镶白旗蒙古拜唐阿雅图之妻为穆和林氏(26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穆和林地方,乃满八旗姓氏之一。
读音:pó hé【源】 西域阿罗单国有婆和氏,见《南史》(60,62)。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据《南史》注云: “阿罗单国有婆和氏。”《南史》有婆和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