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Lán

【源】 ①战国时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蓝即蓝田(故城在今陕西蓝田西30里),子孙以地为氏,见《竹书纪年》(60)。②中山大夫蓝诸之先祖食采于蓝田,因氏,见《战国策》(12,17)。③系自芈姓。楚公族食采于蓝邑,因氏(17)。④壮(109)、畲(172,173)、回(176)、满、瑶等民族均有此姓。【望】 中山、东莞、汝南(17,62,418)。【布】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广西、广东等省区多此姓,2省区蓝姓约占全国汉族蓝姓人口86%。【人】 蓝敏,汉时人,著《重真记》一卷(21)。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山西之太原,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等地均有。汉、畲、蒙、壮、回、瑶、傣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 《姓氏考略》 注引 《竹书纪年》 云:“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 (蓝),即蓝田 (今属陕西),子孙以地为氏。望出中山、东莞、汝南。②《中国姓氏大全》称: “周代有楚国大夫蓝氏,后简为姓蓝。” (按: 楚昭王时有大夫蓝尹亹,以 “蓝尹”为氏,或简而为 “”?若此则蓝姓不自战国时之蓝君始。) ③壮族之 “”,指以竹或藤编的篮子,盖其先擅长编篮,此则以技为氏。

战国时中山有大夫蓝诸; 唐代有蓝采和,传说他是“八仙” 之一; 宋代有蓝丞,尚书郎; 又有蓝继宗,南海人,邕州观察使; 明代有蓝玉; 又有蓝瑛,钱塘人; 清代有蓝涟,侯官人。

猜你喜欢

  • 读音:bīn【源】 豳,古邑,系周族首领后稷之曾孙公刘之食采地(故城在今陕西旬邑西南),以国为氏,见《姓苑》(9,11,15,60)。【变】 一作〔㟗〕(17)。【望】 陇西(17,41

  • 亞拉格

    读音:Yàlāgé现行裕固族姓。意为勇敢、强盛,是裕固族最古老姓氏之一。出自唐代回鹘可汗的姓“药罗葛”,或作“药乐葛”;宋代译作“夜落纥”,或作“夜落隔”,今则译作亚拉格,或为亚赫拉格。本

  • 馬協

    读音:Mǎxié现行藏族姓氏。今甘肃之天祝有分布,本为部落名,以部为姓,后或省而为 “马” 氏。见《中国人的姓名·藏族》。

  • 葉卜哲里

    读音:Yèbǔzhélǐ【综】 清驻防索伦正蓝旗中有叶卜哲里氏,世居烟必拉(259,260)。

  • 读音:Zán【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91)。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未详其源。《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

  • 惹列

    读音:Rěliè【源】 彝族姓。属阿尔家支(375)。

  • 盧絲普

    读音:Lúsīpǔ彝族姓氏。当即龙 (氏) 族,或以族为姓。后或改为单姓“龙”。见 《中国人的姓名·彝族》。

  • 須卜

    读音:Xūbǔ【源】 匈奴姓。匈奴异姓有呼衍氏、须卜氏、邱林氏、兰氏四姓族,为国中名族,常与单于婚姻(27)。一说,须卜系鲜卑之音译(212)。【变】 后改为卜氏(6,12,21)。【人】 须卜当,汉

  • 木施

    读音:Mùshī【综】 彝族姓。属狄俄纽双家支,四川布拖有此姓(375)。

  • 读音:Ráo饶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采邑为姓氏。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饶阳),其后世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二是以封地为姓氏。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青州)。其子孙遂以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