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牙布
【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综】 僜人姓。世居西藏察隅(435)。
读音:Tāotiè【源】 南北朝时梁武陵王萧纪举兵反,败后,将军樊猛杀之,有司请绝属籍,梁元帝赐姓饕餮氏(7,15,21,48,62)。历史上罕见复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据 《南史》 注
读音:Bīng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东平,山西之太原,云南之盈江、泸水等地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续通志·氏族略》 收载,归平声部。《姓氏考略》 注据 《姓苑》 云: “以地为氏。
读音:Guī【源】①舜臣后稷封归(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南),后以国为氏,见《国名纪》(17,62)。②周时胡子国(故城在今安徽阜阳西北2里),归姓,为楚所灭,后以为氏(6,12,17,60)。【望】京兆(
读音:Pèitúhuòfū俄罗斯族姓氏。汉意为 “公鸡”,指动物为姓,或以绰号——“好斗的公鸡”以为姓。参见《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读音:Xuēyántuó【源】匈奴姓。匈奴单于贺剌头之后,与薛部杂居,后灭薛,居之,因号薛延陀,姓一利咥,见《唐书》。当以号为姓(60,63)。历史上匈奴族姓氏; 或云 “铁勒姓”。《姓氏考略》
读音:Lùyù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有载,其注“路俗”云: “大廉子鸟俗氏之分。见 《路史》。‘俗’,史作 ‘浴’; 或作 ‘洛’。” 俗、浴、洛,形近而讹,后或用以分族,故有路俗氏
读音:Nímánggǔ【源】 金时女真人姓。原为部落名,以部为氏(71)。部人居曷苏馆(今辽宁辽阳以南海城、盖县、金县等地)、隆州(今吉林农安)等地(397)。【变】 ①清《续通志·氏族略》作尼玛哈(
读音:Rǔtán【源】 东晋末南凉秃发傉檀之后,子孙以字为氏(17,62,63)。《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此音。其据 《姓觿》注云: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源于秃發(发) 氏。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弟
读音:Gēlàn【源】 唐时金微州部落之姓,见《唐书》(60,62)。金微为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置金微都督府(84)。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据《唐书》云: “唐金微州部落之
读音:qǐ lì【源】 唐时吐蕃酋有乞力氏,见《唐书·郭知运传》(60,62)。吐蕃亦作土蕃、吐番,是七世纪至九世纪的西藏政权名之译名。“吐”意为“大”。“蕃”是藏族古老的部落,即“博”。“博巴”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