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è

【源】①古天子赫胥氏之后,有赫氏、赫胥氏,见《风俗通》(1,6,8,12,17)。②清满洲八旗姓赫舍里氏、赫佳氏、赫叶勒氏等后均有改为赫氏者(180)。③锡伯族何叶尔氏汉姓为赫(201)。④彝族俄母氏汉姓为赫(333)。【变】一作〔焃〕(17)。【望】朔方(17,418)。【布】分布较广,人数不多。【人】赫兟,金时安阳人,进士,累官至刺史(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景县、阜平,山东之平度、昌乐,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甘肃之永登,河南之卢氏,云南之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满、回、彝、傣、锡伯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归 “入声”部。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引 《风俗通》 云: “赫胥氏之后也。”赫胥氏,相传为远古帝王,其后或以名号为氏。②郑樵将“” 归入“夷狄大姓”之列,则 “” 亦当出自古代少数民族,惟不得其详耳。③清代满族之赫舍里氏、赫叶勒氏、赫佳氏等,或改为单字姓 “”。见刘庆华 《满族姓氏录》。锡伯族亦有赫舍里氏,或亦改单姓“”,盖取其首音谐“”而得。

明代有赫瀛,万历进士; 又有赫奕,郧县人,万历时龙安知县; 清代有赫皎,任获嘉县教谕。

猜你喜欢

  • 读音:huái【源】 ①周有师淮父,见《宣和博古图注》。淮姓或出于此(60,62)。亦见《姓苑》(7,12,15)。②安徽境内有淮水,或以水为氏(60,62)。【望】 中山(17,418)。【布】 分

  • 師祁

    读音:Shīqí【源】 春秋时楚国有师祁氏(60,62)【人】 师祁黎,春秋时楚国人(12,17)。师祁番,汉时郎中(12,21)。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郑樵将其归入“以官、名为

  • 读音:Hóng【源】商时闳国(故城在今陕西)之后,周文王四友之一闳夭是其后也(17)。一说,闳夭之后,以名为氏(7,9,12,60)。 【望】广陵(17,418)。 【布】上海(91)、湖南道真等地均

  • 泥丘

    读音:ní qiū【源】 ①北魏时鲜卑人之姓。邱字下复姓四十四氏中有泥丘氏,见《集韵》(17)。 ②以所居地名为氏,或即尼丘(即尼山,因春秋时鲁大夫叔梁纥与颜氏于尼丘得孔子,故名,故址在今山东曲阜东南

  • 匠黎

    读音:jiàng lí与“匠丽”同。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收载。其注据《姓谱》 云: “即匠丽氏。” 《中文大字典》亦收。其注云:“复姓,与 ‘匠丽’ 同。大戴 《礼·保傅》:‘文

  • 读音:lòu【源】 世掌刻漏(计时器)之官,因氏,见《姓苑》(7,11,12,60)。【望】吴兴(17,60,418)。【布】浙江上虞(279)、余姚(389)、萧山(209)、上海、北京(91)等地

  • 格爾克

    读音:Géěrkè【源】清满洲八旗姓。世居格尔钦(23,63,180)。清代满族姓氏。世居格尔钦地方,乃满八旗姓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 读音:Rèn【源】 凡女姓之字,金文皆从女作。而先秦以后所写经传,往往去女旁。如:……任姓,金文作妊,今《诗》、《左传》、《图语》、《世本》皆作任字,见王国维《观堂集体·鬼方昆夷�&#x

  • 散德爾

    读音:Sǎndéěr【综】 柯尔克孜族姓(429)。清乾隆二十~二十二年迁入黑龙江富裕县,汉姓为蔡(204)。柯尔克孜族姓氏。或于清乾隆间由阿勒泰地区迁入黑龙江富裕县,由于受汉族的影响,逐渐采

  • 驸马

    读音:fù mǎ见《尸子》。当为掌驸马之官,子孙以为氏。(见《姓氏考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