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Tōng

通姓源于地名。春秋时巴国大夫受封于通川(今四川达川),其后裔以封地为姓。

通姓历史人物有清朝僧人通琇,顺治间三次被召见,说法称旨,赐号大觉禅师。

通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二位。


【源】 ①伏羲之后(8,17)。②春秋时巴大夫食采于通川(故城在今四川达县),以地为氏(6,12,15,17,60)。③锡伯族图克色里氏,汉姓为通(201)。【望】 西河(17,21,60,418)。【布】 河南息县(302)、上海嘉定(351)、湖北钟祥(388)、浙江余姚(389)、北京、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均有此姓。【人】 通仁本,明时河北香河人,宣德中任山西朔州判官(15,21,24)。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陇川,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大同、忻州、临汾、运城等地有分布。汉、锡伯、傈僳、景颇等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云: “巴大夫食采于通川,因氏焉。” (按: 《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注引 《元和姓纂》作“卫大夫食采通川,因氏焉。” 卫,当为 “”之误。) 巴,相传为周时姬姓国,即今四川巴县; 通川即今四川达县。望出西河。②锡伯族之 “” 姓,则由图克色里氏所改。见 《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

明代有通仁本,山西朔州判官。

猜你喜欢

  • 公上

    读音:gōng shàng【源】 系自姬姓。春秋时卫大夫公上壬之后(9,17,60)。【人】 公上不害,汉高祖时太仆,封为汲侯(17,21)。公上延孙,南北朝南齐时晋陵令((7,21)。历史上罕见复姓

  • 读音:Fú/Fwu【源】 虙与伏同,见《直韵》。孔子弟子虙子贱为单父(故城在今山东单县南)宰,即虙羲(伏羲)之后,俗体为宓,误。永昌郡东门有子贱碑,汉世所立,云济南伏生即子贱之后,乃知古字虙与伏通。俗

  • 读音:Jiāo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临汾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 《姓氏词典》 引 《姓谱》亦收,未详其源。

  • 读音:Bèng【源】 滇中夷姓,见《希姓录》(68)。亦见《清稗类钞·姓名类》(30)。极罕见姓氏。徐珂《清稗类钞》 收载。《姓氏词典》据《希姓录》亦载,其注云: “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姓。”

  • 陵陽

    读音:Língyáng【源】 ①沛国陵阳子明,止陵阳山,钓得白鱼,其后因山为氏,见《列仙传》(6,9,12,17)。②古陵阳侯之后有陵阳氏(17)。陵阳故城在今安徽石台东北。【望】 河南(17,418

  • 逢公

    读音:féng gōng【源】 楚大夫逢公子仲之后,见《姓考》(17,62)及《广韵》(6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 《姓氏词典》亦收,其注云: “以国名为姓氏。‘出自夏商之世

  • 匠骊

    读音:jiàng lí与“匠丽”同。

  • 读音:Qī/Chi【综】 源出不详,或系柒字之省笔。四川武胜(321)、台湾台北(68,261)等地均有此姓。

  • 吴茨

    读音:Wúcì【综】 白族姓。以鱼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白语谓鱼为吴茨(138)。

  • 读音:Shào【综】 源出不详。现代罕见姓(73,75)。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收载,未详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