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
【源】 见《姓苑》(60,62)。系自姬姓。春秋时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15,60,62)。【望】 圯桥(17,418)。【布】 河南温县(284)、山东沂水(332)、台湾宜兰、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山西之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注云:“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毛”,姬姓国名,地在今河南宜阳县境,迁氏当系出姬姓。
【源】 见《姓苑》(60,62)。系自姬姓。春秋时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15,60,62)。【望】 圯桥(17,418)。【布】 河南温县(284)、山东沂水(332)、台湾宜兰、台北(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云南之马关,山西之长治、临汾等地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初见於《姓苑》。其注云:“毛伯迁之后。以名为氏。”“毛”,姬姓国名,地在今河南宜阳县境,迁氏当系出姬姓。
读音:Tán现行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有分布。此姓系武清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源。
读音:Shēngyīn【综】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阿思哈之妻为陞音氏(260)。
读音:jiān kūn本李姓,出于《老子》。黠戛斯有坚昆氏,居贺兰山下,自云李陵之后。(见《路史》)
读音:Chìlè历史上少数民族之姓。一作“敕勒”。其源不一:①或以部为氏,古有勅勒部,族人或以部为氏,详见“敕勒”条;②或以国为氏,古西域有勅勒国,其后或有以国为氏者。
读音:Cāngbó【综】见《中国姓氏汇编》(75)。《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集》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ān qiū【源】 春秋时莒子食邑,因氏,见《路史》(17)。北海密县(故城在今河南密)西南有安丘城,以邑为氏(60,62)。【变】 亦作〔安邱〕(12,17)。【人】 安丘望之,汉时京兆长陵人
读音:Shuǎráoshí【综】 傈僳族姓。云南以麦为原始图腾的氏族名,汉姓为麦(150)。
读音:Chìhétū【综】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以部为姓(425)。
读音:Mòlíng【综】 见《贵姓何来·古今姓氏表》(77)。秣陵,古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江宁东南,或因氏。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注引 《希姓录》 云: “以邑为氏,其后省作末,又分为棱氏。
读音:Má【综】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山西浑源县水磨町村(62)、台湾台东(68,261)、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等地均 此姓。罕见姓氏。《中国姓氏大全》 引 《中国姓氏集》、《姓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