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ù【源】 愈豆氏所改(62)。【布】 河南林县(343)、北京、上海(91)、台湾新竹、台南、高雄(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愈植,宋宝庆中知高安县军事(15,21)。现行较罕见姓氏
读音:Guǎ/Guoo,Gwo【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读音:Yōu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Túshān【源】 古有涂山国,禹娶涂山氏之女,涂山氏之后(9,11,17,60)。相传为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诸侯之地,其说有三:其一,禹合诸侯于涂山,见《左传·哀公七年)。故城在今安徽蚌埠西淮河东
读音:Tōng通姓源于地名。春秋时巴国大夫受封于通川(今四川达川),其后裔以封地为姓。通姓历史人物有清朝僧人通琇,顺治间三次被召见,说法称旨,赐号大觉禅师。通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百一十二位
读音:Luǒwǎ普米族姓氏。今云南之宁蒗有分布,出自“熊·扛尼”,本家族名,或以为氏。参见 《中国人的姓名·普米族》。
读音:Xiǎn《姓氏词典》 引 《姓谱》收载,未详其源。
读音:Yěkěmǒhélá【源】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抹合剌氏(13)。【变】 清《续通志·氏族略》作〔伊克穆尔哈拉〕(24)。元代蒙古族姓氏。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 收载;
读音:Lián【源】源出不详。见《新编千家姓》(73)。汉、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布】江苏武进(314)、台湾(64、68、261)、云南建水(409)、北京、安徽阜阳、陕西彬县等地均有此姓。现行较
读音:Hūn【源】 见《姓苑》(15,21,60,62)。《周礼》天官之属有大阍者,掌管王宫之中门之禁,后世因称守门人为阍人。大阍者之子孙以官为氏(60,62)。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转引 《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