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长孙

长孙


读音:Zhǎng sūn

长孙姓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改姓。孝文帝时,因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二是源自北魏。

长孙姓早期在西北地区居住,望族居于济阳郡(今河南兰考)。

长孙姓历史人物有唐初大臣长孙无忌,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决策发动玄武门之变,帮助太宗夺取帝位,高宗时官至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长孙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四百三十五位。


汉书·艺文志》孝经有长孙氏说二篇,儒林传王吉授韩诗于长孙顺,是长孙氏不始于拓拔也。(见《姓氏寻源》)

其先出自后魏献文帝第三兄,初为拓拔氏,宜力魏室,世袭大人之号,后更为宗室之长,改姓长孙氏。(见《旧唐书·长孙无忌传》)

▲<汉>长孙顺,博士。<后魏>长孙嵩,太尉。<唐>长孙无忌,洛阳人,太子太师。

猜你喜欢

  • 回回

    读音:Huíhuí【源】 元时色目人姓(13,24,61)。一说,回回系西域国名,大食国种也,以国为氏(24)。回回,唐时指原住今新疆库车、吐鲁番之回纥。宋时泛指葱岭东西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地区或国家

  • 子揚

    读音:Zǐyáng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有载,其注云: “鲁季桓子生穆叔,其后为子扬氏。”《姓氏词典》亦收,其据《元和姓纂》 注云: “即子杨氏。春秋时楚有子杨灶。”一作“子杨”

  • 读音:Xīn/Shin,Syin【源】 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63)。

  • 读音:Léi【综】 黄帝次妃方儽氏(即方雷氏)之后有儽氏、靁氏、累氏,见《姓氏寻源》(62)。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 “靁”引 《姓氏寻源》云:“‘黄帝次妃有方傫,后有靁氏、儽氏、

  • 諸將

    读音:Zhūjiàng【源】春秋时楚大夫之后(17,60,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 《路史》 云: “楚有诸将氏。”未道其详。

  • 叱力

    读音:chì lì【源】 吐谷浑酋长有此姓,见《魏书》(60,62,63)。历史上鲜卑族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据《魏书》云: “吐谷浑酋长之姓。”吐谷浑,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民族,为

  • 優孤

    读音:Yōugū《姓氏词典》 引 《后汉书》 收载。“汉有优孤涂奴。” 未详其源。

  • 安居

    读音:ān jū【源】 见《姓名录抄》(76)。历史上罕见之复姓。《中文大字典》 转引《姓名录抄》 收载,未详其源。

  • 鉏邱

    读音:Ch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 “丘” 云: “又作邱……”详见 “丘”条。

  • 周黃

    读音:Zhōuhuáng【综】 或系周、黄两姓合成。台湾高雄、屏东等地均有此姓(6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