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hóng

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闳氏,周文王四友闳夭之后。汉有广陵相閎孺。(见《通志·氏族略·以地为氏》)

猜你喜欢

  • 俞豆

    读音:Yúdòu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其注云: “芈姓。楚公子食采於南阳俞豆亭,因氏焉。” 此以亭为氏。或按: 封土之制: 降国而为邑,降邑而为关内邑,降关内邑而为乡,

  • 读音:Tǔ【源】 见《氏族博考》(16)。北魏时蠕蠕族有此姓(242)。【变】 一作咄(242)。【布】 山东新泰(359)、台湾台北(64,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吐觗干,一作咄觗千,北

  • 纥突陵

    读音:hé tū líng与“纥突邻”同。

  • 读音:Yuē【源】 或是由日姓所演变(62)。一说,古时“曰、越、粤”互相通(91)。 【布】上海(91)、台湾高雄(64,68,261)、山西汾阳(278)等地均有此姓。现行罕见姓氏。今上海、山西之

  • 奥格涅夫

    读音:Àogé′nièfū俄罗斯族姓氏。其意为 “火”,借指性格热情、急躁。本为绰号,后以为姓。见 《中国人的姓名·俄罗斯族》。

  • 祿葉勒

    读音:Lùyèlè《姓氏词典》收载,其注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 “满族姓,清乾隆时镶白旗蒙古副都统阿尔素纲,姓此氏。” (按: 疑此即 《清通志·氏族略》所收“禄叶哷”之别译,乃满八旗姓

  • 读音:xuán【源】 黄帝之后有旋氏,即儇姓(60,62)。【布】 广东新丰(296)、顺德(363)、台湾新竹、桃园、屏东、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 旋善,明时江苏江都人,宣德

  • 博羅

    读音:Bóluó【源】 ①元时蒙古人姓(24,63)。②清蒙古八旗姓。凡二派,出扎鲁特、阿鲁科尔沁等地(23,63)。

  • 读音:Xiè【源】见《姓觿》(17)。 【望】会稽(17,418)。《姓氏词典》 引 《希姓录》 收载,“战国有緤错。”未详其源。

  • 读音:Mǐn【源】 越王无疆为楚所灭,子孙散居闽地,因氏(15,21,60)。或云,越王裔孙无诸封于闽,因氏(17)。【望】建安(17,418)。【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现行较罕见姓氏。今福建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