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Shuāng

【综】 源出不详。台湾台中、桃园等地均有此姓(61,68,261)。按,双为双之俗写,当系自双姓。今台湾有人分“”、“”为两姓。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颇广: 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长治,陕西之韩城,湖北之监利、老河口,湖南之芷江,安徽之泾县,江西之金溪等地均有。汉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①或以国为氏,郑樵注云: “颛帝之后,封于双蒙城,其后因以命氏焉。”②或出自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考略》据 《新唐书》 注云: “夷姓亦有双氏,唐时有双舍。”未道其详。③今傈僳之双姓,则出自 “霓扒”。本氏族名,汉意为 “霜氏族”,或以其汉意“”谐以 “”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傈僳族》。

汉代有双福; 后魏有双士洛,凉州刺史,叠水公,生弥周,河东刺史; 南朝宋有双泰贞,随郡人;宋代有双渐,无为人,庆历进士; 明代有双凤鸣,隆庆进士; 又有双瓒、双桂,宣德举人。

猜你喜欢

  • 读音:Huán【源】 ①系自芈姓。楚有环列之尹,子孙氏焉,见《风俗通》(1,6,12,17,60)。②《周礼》夏官、秋官之属皆有环人,其后必有以官为氏者(7)。【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余姚(3

  • 鵊治

    读音:Jiázhì【源】见《路史》(60,62)。【变】一作〔鵊冶〕(62)。【人】鵊治子,汉时人,见《汉书·艺文志》(11,17)。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引 《路史》收载,未详其他。(按

  • 步扬

    读音:bù yáng晋大夫步扬之后。(见《姓苑》)

  • 吴丘

    读音:wú qiū【源】 古帝颛顼之后有吴丘氏(60,62)。【变】 吴与虞通,即虞丘氏(60,61)。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 ①其注引 《路史》云: “颛帝后有吴丘氏。”②

  • 胜濆

    读音:shèng fén颛顼娶胜濆氏之女,生卷章。(见《通鉴前编》)又作胜奔氏、胜坟氏。

  • 读音:Jí《姓氏词典》引 《魏书》并王述民 《新编注音千家姓》收载,“北魏有诘归之。”未详其源。

  • 巴克津

    读音:Bākèjīn【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巴克津氏(256)。

  • 曼靖

    读音:Mànjìng《姓氏词典》收载,其据《中国人名大辞典》注云: “蒙古族姓。清初有右翼蒙古都统鄂本兑,姓此氏。”未详其他。

  • 色穆奇哩

    读音:Sèmùqílī清代满族姓氏。世居黑龙江地方,刘庆华《满族姓氏录》收载; 《清通志·氏族略》作“色木奇哩”,姑兼收以备考。

  • 阿依

    读音:A-yī【源】 彝族姓。什列、丁惹等家支均有阿依氏(375)。